隱顯沈星君,臺灣尊醫祖。
明末一進士,國破見心骨。
寧作南鬼雄,不為北王奴。
歸隱研岐黃,誰能見遺著?
治療乳虎傷,報恩不傷沈。
舉義蓮花開,國姓軍機參。
稱為“老先生”,入臺療病瘟。
于今猶傳頌,葉落故鄉根。
未見中興日。目前猶生怨!
世事如棋局,興衰由天運。
家國為一統,再祭祈魂安。
陳志清
2018年4月30日
2018年5月2日注:詩文參考吳拏云記者的《醫圣詩人沈佺期傳奇》,黃長安老師《魂歸虎頭山》等而作。今整理沈佺期部份資料如下:
“臺灣醫祖”沈佺期(1609~1682),字云祐,號復齋,南安水頭后園人,為六世祖沈延璋之長子。自幼聰穎活潑,記憶超人,繼承父傳醫學,行醫為善,早年拜于晉江龍湖魯東陳鵠(原名陳文暉,隱居盧塘,改名陳鵠,培養17位進士,一位武將,“魯東”為崇禎皇帝所封。)門下,后來當過塾師。
1643,即明崇禎十六年中進士,為明朝南安最后一位進士。明亡,歸隱……。
1647年,率九溪十八壩鄉民舉義,于泉州城外桃花山與鄭成功會師。……
1664年入臺,是時,臺灣初辟,將士多不合水土,病者十之八九,沈佺期憑過去所學醫術,詳察病理,親自上山采藥,施送救治,拯救了許多病危軍民的生命,此后近20年,閉門謝客,累征不就,常以醫藥濟人,全活無算,帶徒授醫。
1682年,仙逝于臺灣。
1699年,從臺灣遷葬家鄉虎頭山。
水頭白蓮寺迄今留有“沈佺期白蓮寺聚眾起義”的故事。水頭后園有“沈佺期救治乳虎,虎報恩救沈佺期,虎不傷沈氏族人”的故事。
在臺灣民間,每逢迎神賽會,便可以從彩畫旗上,畫屏里看到“沈中丞懸壺問世圖”的故事,圖中“沈中丞”就是沈佺期。
沈佺期被臺灣尊稱為“醫祖”,“醫圣”,“軍中神醫”,其醫術必有過人之處,甚至自成一家。今醫著未見,期望臺灣存有遺著,有沈氏一脈醫學,為中華醫學,醫史增添光彩。(陳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