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一個石材自媒體博主以“二道販子”為主題,發表了自己對石材中間商的一些看法,激起眾多石材從業者的反感和抵制。石材人普遍認為,用“二道販子”這樣的詞語,來形容石材中間商是對他們的“褻瀆”。
過去30年里,石材中間商在石材行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行業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尤其是在初期階段,他們通過拓展市場、提供服務,成功推動了行業的進步。作為石材市場的參與者,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專業能力,不僅扮演著供需之間的橋梁角色,還發揮了連接行業各個環節的作用,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支持和服務。
因此,石材人呼吁應該給予石材中間商應有的尊重和認可,而不是用貶低性的詞語來描述他們。這樣做有助于建立更加健康和積極的市場環境,促進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石材中間商銳減經銷商“恨賣”
“二道販子”之所以敏感,除了對這個群體存有褻瀆之意,更是因為當下石材中間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石材業內人士白利江告訴記者,他從事石材行業接近30年,打理過工廠也做過貿易,現在還經營著一個自己的石材品種,由于認識較多的裝飾公司和工程方,所以一直還兼著幫他們代采購的業務。過去,憑借自己的專業度,代采購的提成也相對可觀。而今,這樣的業務越來越少。
“過去很多北京、天津、上海的中小訂單,甲方不愿意親自到現場的,都委托我們中間商代為采購。”白利江一臉無奈地說,然而,現在的處境卻大不相同。“現在不僅是工程項目少了,就算是再小的訂單,甲方都可能親自跑到水頭來。”他表示,這也意味著石材中間商的市場空間正在被擠壓,他們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艱難。如果沒有其他途徑,僅僅依賴上頭安排的采購單子,他們很難維持生計。
新家莊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育同對此深有同感。他告訴記者,現在工程項目對乙方的工廠規模和綜合實力都有較高的要求,甲方通常都會進行實地考察工廠,這就使得中間商很難與甲方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
“現在工程項目本來就少,加上甲方對石材供應商的要求提高,中間商的機會就大大減少。”李育同坦言,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石材中間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為了應對挑戰,一部分中間商選擇與工廠合作,通過入股等方式參與工廠的經營和管理,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而另一部分中間商則選擇轉型或退出石材行業,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金鼎石業業務經理王阿蘭告訴記者,以前很多中間商都會把訂單交給她,現在更多的是靠自己去維護老客戶,或者通過老客戶介紹新客戶。
“現在甲方價格壓得很低,就算批發商也很難擠出很好的利潤給中間商。中間商可能會進行十家八家的比較,這也就導致中間商的采購周期變長。甲方也為了壓低采購成本,直接到水頭采購。”王阿蘭坦言,現在只要有客戶到賣場,只要有一點利潤,都會毫不猶豫促成交易。因為自己不把握機會,可能下一家就接手了,那就再也等不到客戶回頭。
對于王阿蘭的擔憂,品飛石材總經理蔡偉也同樣困擾。“現在到市場選板的客戶寥寥無幾了,對于每一個石材商來說,都是想來一個就逮住一個。即便品飛經營的幻影灰現貨放滿了上千個架子位,在供應量和品質上都很有保證,但還是害怕扛不住市面上千千萬萬家做灰色板的同行的競爭,當場錯過了,下一秒可能就是別人的客戶了。”
把握市場需求練好內功是關鍵
對于當下市場普遍存在的“恨賣”心理,有行業人士認為,這并不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如果每個人都怕被人搶走了客戶,都在低價售賣,很可能無法保證石材后續的服務。長此以往,行業的整體口碑都會受影響。
在中閩石材城運營總監陳少博看來,石材是一個重交付的行業,如果一味地低價賣,石材的工藝和人工成本又該哪里出?
在他看來,工程類石材的需求減少是個不爭的事實,但石材經銷商更應清楚地認識到,銷量上不去,不是自己的品種不夠好,也不是別人價格更低,而是終端的需求就只有那么一些,與其盲目地降價,何不想想如何去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最近,記者觀察到,麥石輕奢城總經理姚燦輝在其自媒體平臺上時不時地發表自己觀點。他寫道:以前說好貨不愁賣,現在好貨很多也不好賣,行情像房子一樣有價無市;不開單經營不下去,開單又賺不了幾個錢;賣貨的人比買貨的人多……
在看清現實的情況下,姚燦輝勸誡石材人:“多運動、學習,少投資保存實力。”他認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經銷商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以便更好地應對市場的挑戰。同時,他也提醒石材經銷商們要注意風險控制,不要盲目投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除了產品本身的品質和生產效率外,經銷商們還需要關注市場需求的變化。”在當前的消費環境下,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紋理、價格等因素越來越敏感。姚燦輝表示,因此,經銷商們需要不斷了解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調整自己的產品線和銷售策略,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此外,石材經銷商們還需要注重品牌建設和口碑維護。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品牌和口碑是經銷商們的重要資產。通過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經銷商們在市場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和競爭優勢。(記者 蔡靜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