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潤大理石生產車間內,工人正趕著年底要完成的一批訂單。
一向定位在高端石材工程服務提供商的華潤石業,最近正計劃進軍高端石材機械市場,公司已經研發出小批量大理石排鋸,并在業內小范圍內推廣。按照公司董事長黃慶達的想法,華潤今年上半年有望啟動這一項目。
從賣石材到賣機械,行業性質相差千里,華潤這一步是不是邁得有點大膽?盡管業內質疑聲紛起,黃慶達卻不這樣認為,在他看來,一個項目能否成功運轉,取決于3個因素:一是選對有市場前景的項目;二是處理好“人”與“財”的關系;三是將最核心的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這并不意味著華潤將由一個石材公司轉型為機械企業,因為機械項目只是我們下一個5年計劃的一部分。華潤要打造一個全產業鏈運營集團公司?!秉S慶達說,早在5年前,他們就開始將華潤向產業鏈兩端延伸,如今公司已發展成一家集石材采購、精深加工、工程設計與施工安裝、技術咨詢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石材企業。
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
幾個月前,黃慶達親自跑到意大利,訂下了5臺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CNC數控石材加工中心。此行,華潤花了近1000萬元。
所謂的石材加工中心,是指備有刀庫,具有自動換刀功能,對工件一次裝夾后就能進行多工序加工的數控機床。如果說,平常的磨機或切機只能將石材加工成方形板材,那么,石材加工中心可以直接在一塊板材上實現雕刻、拋光、鉆孔、鑲嵌等多道工序,尤其是在輪廓不規則、復雜空間曲面、多工藝復合化加工和高精度的產品加工時,其優勢更加突出。
可以說,與平常的大理石排鋸、大理石磨機比起來,石材加工中心堪稱石材機械中的“戰斗機”,然而這樣的“戰斗機”在行業內應用得并不多。據了解,目前南安石材企業中僅有環球、華輝等少數幾家大型石材生產廠家引入石材加工中心,而設備幾乎清一色從意大利引進,根源在于國內研發石材加工中心的機械企業幾乎為零。
“做的人不多,意味著更大的潛在市場?!秉S慶達堅持自己的判斷:經過10多年的高速發展后,國內石材業已進入轉型升級階段,終端客戶對石材品質的要求提高了,原來提供毛板就可以,現在要提供精深加工的成品板,甚至要求進行各種復雜工藝的精深加工。未來,高端石材機械的需求必然持續增長。
“除去貿易商,中國大大小小石材加工企業近萬家,如果其中5%的企業轉型精深加工,每家企業引進2臺石材加工中心或相關深加工設備共花費200萬元,那么這個市場就有100億元,就算華潤僅搶占其中10%的市場,也有10億元?!秉S慶達粗略地算了一筆賬。
正是看中了石材業轉型升級蘊含的商機,華潤聘請了國內外資深石材機械專家,組建研發團隊,并著手與福建省開設機械專業的高校合作,針對國內石企的特點量身打造“最適合中國人的高端石材機械”。目前,華潤先從大理石排鋸入手,現已研發出鋸片厚度為1.7cm的大理石排鋸,這一產品比意大利同等性能的機械售價低了30%。
“現在產品還只是在小范圍內試用,預計今年上半年可以進行規模生產。這段時間內,我們還要根據試用期的市場反饋信息進行設備調試和改良?!秉S慶達表示。此外,公司的銷售和售后服務團隊也在建設中,計劃在全國各地建立營銷和售后服務點。
據介紹,未來,華潤旗下機械公司的主營產品就是以CNC數控石材加工中心為代表的高端石材機械設備,華潤將與意大利知名石材機械品牌同臺競技,爭奪中國石材機械市場。
進軍高端石材機械領域
其實,進軍高端石材機械只是華潤全產業鏈運營的又一步棋。從2007年轉做國內市場以來,華潤不斷向產業鏈兩端延伸。
“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如果企業單純地專注于產業鏈某一個環節,很難做大做強,未來石材業的發展趨勢是實現產業鏈全覆蓋,即在上游擁有自主礦山資源,在生產環節擁有先進的加工設備和優質的產品,在銷售環節擁有穩定的客戶資源?!秉S慶達說。
為此,早在2004年,黃慶達就和土耳其、葡萄牙、法國等國家簽訂合作采購事宜。到2011年,華潤成功晉級為葡萄牙米黃國內最大進口商、法國木化石國內最大進口商,白沙米黃也一直保持著全世界最大交易量。為了與這些礦山保持穩定合作關系,華潤在國外設立了5個采購部。
在生產加工環節,華潤引進先進的機械設備,在水頭建立3個加工廠,不僅加工大板,也加工規格板、工程板、異形線條、圓柱等工程配套產品,為客戶提供一條龍服務。
在下游營銷渠道建設上,自2007年以來,華潤就在各地碼頭設立營銷點,業務輻射全國港口。近年來,公司在西南、華北、華東、華南均建立了完善的銷售渠道,在上海和北京,華潤還成立了分公司。
“在設計方面,今后我們會著重加大投入,希望整合設計資源,為客戶提供石材裝飾一體化服務?!秉S慶達說,華潤正在組建自己的施工團隊,爭取盡快拿到相關建筑裝飾設計和施工資質。
利用遍及國內的營銷渠道,華潤在市場上的份額不斷增加,產值逐年翻番。黃慶達認為,行業真正的轉型才剛剛開始,企業除了做好產品和銷售渠道外,還要做好企業內部建設。2010年,華潤還花了100多萬元聘請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咨詢管理公司,為企業管理進行“診斷”。這樣的氣魄和遠見,在南安石材業并不多見。(記者 傅曉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