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材(安龍)高峰論壇現場。
日前,由全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主辦的以“互聯網+綠色生態發展”為主題的中國石材(安龍)高峰論壇在黔西南州舉行。論壇圍繞石材產業最大的困擾,即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如何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實現產業經濟快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諧統一、實現雙贏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本期《商學院》萃取其中一二精彩觀點,與行業人士共同分享?!?/p>
觀點1
洞采是最環保的開采方式
全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專家委成員、中國石材礦山開采和石材機械專家、高級工程師廖原時第一個走上論壇講臺,就“如何減少礦山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如何提高礦山開采出材率”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講解。
在意大利礦山一線待了近6年的廖原時,談及礦山開采,信手拈來。他通過PPT的形式,向在座嘉賓分享了他在世界各地礦山的所見所得,更總結了他與礦山結緣這十幾年來的經驗。
他說,國外的礦山開采現場,見不到塵土滿天飛,更見不到東一塊、西一塊的散亂局面。而這一切要歸功于合理規劃的礦山建設設計。
在他看來,規范建設石材礦山程序包括地質勘探、綜合利用方案的編制、切實可行的植被恢復方案、科學合理的礦山規劃設計、安全設計等。此外,還要減少道路、基礎設施等對耕地農田占用,規劃渣土場、廢水的收集、利用及環保排放,干切工藝時降塵處理等。
他說,除了前期的規劃設計,更應針對不同礦山,采取不一樣的開采工藝,開采設備也不盡相同。他表示,開采設備實用即可,不盲目追求國外產品,因為國外的礦體結構和國內的礦山還是有較大的差別。
此外,他還補充道,新建露天礦山不再審批,而洞采是目前最為環保的一種開采方式。另外,選擇性開采好的和所需花色,其余留作安全礦柱,荒料率最高,且年作業時間最長。
“目前國內也有個別礦山企業開采得不錯,比如雅高控股,他們的先進開采技術及規劃都是值得國內礦山人學習的。”廖原時說。
觀點2
在激烈的探討中,中國設計師聯合會執行主席魏建勇,則表達了他對石材“互聯網+”的獨特理解。
他說,“互聯網+”不是一個平臺,“互聯網+”是一種思維,其核心就是減少庫存。而要減少庫存,就需要消費者在產品開發前期進入。毫無疑問,小米是把“互聯網+”用得最好的一個,即實現消費者提前介入、體驗式消費。
”鮮有消費者對石材屬性有基礎的認識,這也導致很多消費者無法接受石材紋理變化、裂紋的天然問題。“魏建勇說,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可以選擇與房地產商、裝飾企業合作,讓其介入到整個開采過程中。如此一來,既可以有效控制荒料開采數量,還能實時監督開采品質。
此外,他還設問道:為什么水頭、云浮能形成市場?他認為,就是消費者知道那里是石材集散區。那么,黔西南州安龍縣擁有這么豐富的礦山資源,為什么不可建成一個石材基地呢?
“而現代化的石材產業園,應不同于過去的石材基地,在園區運行管理上還應做到科學管理、科學規劃,建立專業石材電子商務信息交易平臺,通過石材管家、微信運行平臺完善現代化營銷平臺,園區整合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于商戶融資工作,解決商戶資金問題。”魏建勇談了一系列建設性、創造性思維,觀點超前、思維創新,讓現場嘉賓為之一震。
借道“互聯網+”去庫存
觀點3
在探討的最后,石材“互聯網+”探索第一人,泉州市一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偉杰則道出了“互聯網+”的終極目標,即實現石材全行業的大數據管理。
洪偉杰畢業于電子商務專業,而后在家族石材企業工作,接觸石材已十余年。然而,他發現,以往的石材管理太傳統,甚或說是毫無技術可言。
“過去石材業可以快速崛起,那是因為還未受到互聯網波及?,F在不一樣了,互聯網已滲入到各行各業,包括石材業。”洪偉杰認為,傳統的營銷方式,是我們直接接觸客戶、專業觀眾、設計師等,對產品、設備進行面對面交流,從而達成溝通、交流與合作。然而,讓傳播時效變大變廣的,更多則是通過互聯網,互聯網可以更快地讓我們了解石材產品特色是什么、需要什么樣的石材裝備去支撐、實現。
在洪偉杰看來,石材業只有實現大數據管理,才能與其他建材行業更好地匹敵。“石材管理,不再以顆計量,而是精確到片,讓客戶了解每片板的具體信息。”洪偉杰說,他所開發的三維掃描儀正是實現大數據采集的第一步。
他還認為,每片石材都不盡相同,要想走入家裝,只有令其各方面數值、畫面內容詳盡,才能更好地為終端消費者選擇。洪偉杰表示,目前水頭已有多家石企引入三維掃描儀,比如中輕、石家裝等,他們都是互聯網時代的先鋒石企。(記者 蔡靜琦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