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老王主持的工會為民工維權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廣泛的好評,墻壁上掛滿了錦旗
閩南網8月20日訊 他,今年65歲,自稱“我離不開工會,工會也離不開我”,退休后又返聘到工會幫忙,退而不休,樂此不疲。
他,在鎮上打上“有困難找工會”橫幅,并附上自己的手機號碼。對上門求助的職工,來者不拒。
他,從事工會工作近20年,共接待上訪職工5134人,調解1026起工傷、勞資糾紛等,兌現拖欠工資和工傷賠償金額達到2165.7萬元。
他,是南安石井鎮總工會前副主席王清賀。
□我要表揚TA
想要表揚的人:南安石井鎮總工會前副主席王清賀
情理兼施 幫23民工討回工資
今年6月的一天,臨下班時,23位江西籍民工,急匆匆走進石井鎮總工會辦公室,要老王幫他們討公道。
原來,這23位民工,在石井一石材廠受聘從事石材補膠工作。當時,老板余先生與他們口頭承諾,補膠每平方米按2.5元計工資??墒赂羧齻€月,員工仍未盼來該發的工資,于是找來老板理論,可老板卻拒絕支付。
老王讓員工們留下聯系方式后,飯也顧不得吃,便來到余老板所在村了解情況,發現石材補膠的市場價不一,便宜的1.6元/平方米,貴的要3元多/平方米。當得知這位余老板好面子,老王對這起勞資糾紛處理,已有幾分勝券在握。
當天,他找來余老板,將員工上門討薪說了一番,并將自己調查市場價的情況說一通,講事實擺道理??吹接嗬习逵悬c松口,但未作明確表態。老王趁熱打鐵,請來從事石材同行業人,向余老板介紹石材補膠的市面價,表示他開出的價位正好處于中間線。一番深思熟慮后,余老板答應按口頭承諾的價位發工資。
三四天后,員工們拿到被拖欠的20多萬元。
歷時3月 成功調解一起事故賠償
來自湖南常德的周先生,在石井成功國際城小區當電工。當時他與物業約定,小區需電工時他要隨叫隨到,其余時間則可休息。
2011年7月28日,臨近中午,周先生不慎從一裝修樓房,摔入3層地下室地面,當場造成急性特重型內開放性顱內腦損傷、肺部損傷等多處傷情的意外事故。物業支付了30多萬元醫藥費后,表示無力再負擔周先生的醫藥費。于是,周妻找到石井工會,提出樓層安全措施不到位,要求物業賠償120萬元的補償金。
當時雙方的爭論焦點是,出事故的樓房,是否已裝水電。物業稱還未安裝,而周妻則堅稱丈夫是被叫去看那樓層的水電情況。調解了數日,事件毫無進展。為這事,老王去醫院兩三趟,看望周先生,除帶去工會的慰問金外,自己還送出200元?!澳嵌螘r間,一有空,老王就騎上摩托車往那小區跑”,老王同事稱。
事情還未明朗時,湖南常德市總工會帶著律師來了,并到南安法院起訴。有人提出,這事已走上法律程序,讓老王不要再管。但老王仍不放棄,稱“工會就是為職工討公道”。大家商討后,考慮到物業承受能力,他們將突破口轉向開發商。
主意一定,老王顧不得中午休息,跟著工會的同事,找到開發商。反反復復幾次后,幾個股東松了口,提出賠償周先生45萬元,同時支付他們返鄉差旅費及住院期間的工資費用。
歷經3個多月,周先生一事終于得以解決。而老王只是笑稱,別說3個月,就算一年也會堅持到底。
退而不休 他不忍心放手不管
5年前老王本該退休,安享晚年。但在工會的挽留下,老王選擇繼續留下來。面對不解的家人,這位憨厚的老人稱,看到一雙雙求助的眼神,將心比心,他不忍心就此放手不管。
據了解,石井鎮有7000多家企業,其中近八成從事石材行業。20年來,看到老王全心全意替員工討薪解憂,很多老板不解地問他,為何總幫職工說話。老王回答稱,只有職工心安好,企業才能發展。
南安廣霖紡織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劉伏龍坦言,在公司只要提起老王,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石井鎮郭前村副書記、村工會主席鄭明華稱,村里企業有200多家,糾紛多,他們常找石井工會幫忙,有老王在,處理糾紛,他們覺得踏實。
□征集令
遇好人好事請告訴我們
善舉凝聚力量,愛心傳遞正能量。
海峽都市報“好人力量”欄目,為您講述發生在泉城的好人好事,設“我要表揚TA”、“小人物列傳”等欄目,不定期出版。
親愛的讀者,請您相信,總有一份善心,默默無聞地溫暖著一個角落。從今天起,那些溫暖的小事,那些平凡生活里的所有美好,我想一一告訴您。如果您想表揚身邊的好人好事,如果您愿分享那些感動您的正能量,也希望您能第一時間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或在新浪微博@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告訴我們。(本網記者 曾小琴 謝明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