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化內化轉化,牢牢把握“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的總要求,全面落實“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重要要求。南安市融媒體中心“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專欄全媒體推出“黨委(黨組)書記”系列訪談,聚焦各鄉鎮、部門的亮點做法和階段性成效。
專訪南安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黃泉春
南安數字化衛浴產業園總投資8.4億元,立足水暖廚衛產業優勢,實施利舊建新和規劃增容,將打造成高端定制、智慧生態的現代數字化園區。近年來,經濟開發區選定低效用地試點10宗1668畝,采取“法拍競購、國有收儲、轉型合作、促企投建”等模式,現已盤活961畝。
南安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黃泉春:產業協同創新中心于2022年12月投入使用,是南安市首個一站式園區便民服務站,提供現場業務辦理、政策咨詢及“幫代辦”等一站式辦事服務。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經濟開發區堅持以“四下基層”為抓手,班子成員以“親身體驗、換位辦理、現場問詢”等形式,沉浸式體驗、實地感受了整個辦事流程,通過真體驗、真感受,了解流程是否便捷、辦事是否高效,窗口服務是否規范周到,找差距、補短板。積極對接住建、城管、消防等單位,創新“廠房聯審驗收”模式,實現“開園即投產、投產即交證”,助推企業更早更快產生效益。依托興泉鐵路南安北站,攜手央企建設現代物流和多式聯運體系,極大便利沿線群眾出行和貨物運輸。
近年來,南安經濟開發區致力于打造千億級水暖衛浴產業集聚區,打造總規劃面積5.8萬畝,全長16公里的“1+N”智能泛家居產業生態走廊,以茂盛路為主軸,以九牧集團為鏈主,實施“龍頭引動連片集群”模式,沿線建設數字化衛浴、奧飛、萬洋等8個小微產業園,打通上下游全產業鏈,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安經濟開發區把主題教育同園區標準化建設相結合、同重點項目建設相結合,持續推進“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以實干實效將“施工圖”變成“實景圖”。
一是產業協同,生態共建。把產業協同創新中心作為構建產業園區后生態體系的主要抓手,創新“國企+龍頭+專業運營商+協會”多種組合運作模式,形成要素互動和優勢互補的交互型創新聯合體。
二是智慧管理,精細服務。圍繞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拓展商事服務板塊,通過一鍵申報、一網通辦等“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增強入園企業的體驗感和獲得感,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三是聚焦價值,品牌運營。分別以數字化衛浴產業園、聯東U谷·南安智慧科技港、中消盾項目、泉州(南安)高端裝備智造園為啟動區,先行先試打造示范,積累實踐經驗,力爭以“點”的示范,“線”的帶動,“面”的拓展,實現整體園區標準化建設。
近年來,南安經濟開發區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四星評價”,2020-2021年度省級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區,2021年自貿創新成果復制推廣先行區。
在2022年度福建省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經濟開發區位居第17位,省級開發區系列第6名。在2023中國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單中,在全國2100余個省級開發區中位居第56位。(記者:林建陽 黃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