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建材之鄉的泉州南安市,該市水頭鎮是國內最大的石材生產交易重鎮,僅在水頭鎮,就有規上企業100多家,規下企業1000多家,在全國石材行業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制定了周密的防控措施和詳細的計劃下,鎮里的石材企業已逐步恢復生產。”據水頭鎮企業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鎮規上企業已經全面恢復生產,規下企業已有近半數企業復工,預計到3月中旬之前,可基本實現全面復工復產。
龍頭企業開足馬力生產
備戰打仗沒有“暫停鍵”,作為南安市最早一批復工企業,南安市規上企業肩負起“龍頭”企業先鋒帶頭作用,精準施策,呈現出步伐穩、進展快的良好勢頭。
近日,福建省華輝股份生產車間里,工人們佩戴口罩,各司其職,車間內流水線全線啟動,復工后的華輝員工正在開足馬力加快生產,力爭產能快速歸位。華輝股份副總經理潘小毛說,目前,公司三大生產基地各大項目正加足馬力搶占進度,復產率已超預期目標,且各生產部門全線運轉,已有訂單均可如期交付。預計到3月中旬,華輝各部門復工率有望達到100%。
石材龍頭企業之一的環球石材旗下6個生產基地也已恢復生產。環球石材行政部主任凌輝告訴記者,環球員工人數近2000人,員工到崗率達到75%,而無法到崗的大部分人員也開展線上辦公,持續為客戶服務。受疫情影響,國內外出行受限,原材料采購受影響,但企業擁有來自各個國家的200多種品種庫存,大板總庫存達60萬㎡,荒料總庫存達3萬m3,龐大的庫存足夠支撐客戶訂單。“環球人造石自動化機械生產,全線僅需15人操控與監測,全自動智能操控,生產品種多樣,一條線年產60萬㎡。”凌輝表示,公司應對疫情引發的材料和人員不足等不成問題。
裕興石業自2月18日以來也不斷推進全面復工復產工作。大切車間、異形加工車間、手工車間、排版車間等有序開放,相關工作人員陸續到位。目前各部門已加足馬力全面投入生產,返工率達90%以上。
技術人才招聘初顯趨勢
在復工復產的同時,員工返崗和招聘引才是各行業關注的焦點。在水頭,不少企業也開始新一年的新人選拔工作。
華潤石業人事專員許共軍介紹,華潤一線員工相對穩定,受疫情影響,有一部分員工無法返廠。在新春遠程招聘期間,崗位一放出,立馬有大量人員前來應聘。
“有幾個崗位,都是幾十個人在競爭。”許共軍說,CAD崗位往年想要招個有經驗的,挺不容易的。由于前來應聘人員激增,所以招收的標準也跟著提高。還有石材企業主介紹,今年招聘形勢出乎意料的好,個別崗位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
“雖然現在企業反映說招聘出現供過于求的現象,但是我們還是要清醒的認識到,石材行業正在走向精細化,未來用工招才的趨勢仍然是供不應求。”南安石材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說,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南安石材產業正在朝精細化路線演進,產品被賦予更多附加值。未來行業企業對相關新興的門類工種的需求是大勢所趨。未來南安石材產業鏈內部的分工將隨著產業的創新發展而走向革新。
政企協同復工復產有保障
企業復工復產有條不紊,離不開泉州南安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工作部署,突出“抓早、抓細、抓實”,堅持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其中。在政策扶持方面,泉州南安市在“省24條”“泉州9條”支持措施的基礎上,針對產業特點,加碼制定“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12條措施”、“復工穩崗16條措施”等扶持政策,助力該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在協作配套方面,南安市工信局、水頭鎮指導企業對接泉州市“企業供需協作信息對接平臺”,發布協作配套、供需信息、銷售原料等信息,鼓勵企業通過電話、網絡視頻、電子郵件等形式與境內外客商進行洽談、交易,并針對石材產業開展境內外展會補助、省外招投標獎勵、產業集群協作配套等政策。用工保障方面,該市人社局、各有關鄉鎮(街道)、行業協會積極組織企業接回省外非重點地區員工,在健康管理前提下返崗返工。截至目前,南安赴云南、貴州、江西等地接返省外員工共48批次2586人(云南1573人、貴州人288人、江西201人,其他地區524人),其中由市政府點對點接回1352人。
值得一提的是,為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石材行業企業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復工復產,南安石材行業協會、水頭商會擔當作為,主動將籌集采購到的17萬個一次性防護口罩免費發放給360家會員企業。(通訊員 林志東 林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