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南安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14.46億元,比增8.5%,其中第二產業完成235.47億元,比增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34億元,比增16.0%;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43.07億元,比增10.9%,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37億元,比增16.0%……
“亮麗的數據,見證了上半年整體經濟運行的良好態勢,折射出我市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堅強決心。”南安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和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該市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為中心,全力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等各項工作,工業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穩中趨優”的發展態勢。
穩增長提質增效
主要指標亮點突出
7月22日,筆者走進位于南安侖蒼鎮的西河衛浴生產車間,只見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作業……“和去年相比,今年我們的訂單更忙不過來了……”西河衛浴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其生產的淋浴房和花灑等淋浴出水終端產品目前市場供不應求。
類似這樣的龍頭企業,今年南安還有很多。據南安市統計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上半年,該市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達25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7家。
窺一斑而知全豹。除了龍頭企業帶動明顯外,該市主要指標穩中向好,工業用電增速較快,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總體較好,產能發揮維持較高水平。據統計,1—6月份,南安全市工業增加值完成217.26億元,比增9.1%;78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規模產值1131.24億元,比增13.7%;工業用電量22.83億千瓦時,比增17.9%;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比增24.8%。
調結構釋放潛力
主導產業態勢向好
群峰機械自主知識產權的路面垃圾清掃車供不應求;三聯機械“跨界”開發第一臺套紙尿褲機械生產線;成功機床自主研發的VT12580-2R高端數控立式車床出口瑞典……上半年,南安機械裝備產業喜訊不斷,捷報頻傳。
據了解,隨著智能制造和“數控一代”的深入實施,南安機械裝備產業發展潛力進一步釋放,與國際技術對接日益緊密,行業發展保持良好勢頭。據統計,1—6月,機械裝備產業完成規模產值270.34億元,比增14.3%。
今年以來,為高質量提升傳統產業,南安積極聚焦供給側,始終把產業轉型作為調結構的抓手之一,加速動能轉換,除機械裝備產業保持良好勢頭外,石材陶瓷產業朝多元化發展,水暖廚衛產業協作日益深化。其中,石材陶瓷產業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打造石材線上平臺,多種渠道開拓市場,減少企業間同質化競爭。1—6月,石材陶瓷產業完成規模產值306.80億元,比增17.5%;水暖廚衛產業呈現筑底回升跡象,除九牧廚衛進一步樹立行業領軍地位外,高晨衛浴、科發衛浴等一批配套加工型企業發展穩健,市場訂單充足。1—6月,水暖廚衛產業完成規模產值139.03億元,比增15.1%。
促轉型創新驅動
新興產業迅速崛起
6月22日,美的置業集團與南安市簽署南安美的智慧家居小鎮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擬投資約30億元,建設“南安·美的智慧家居小鎮”項目,打造綜合型產業特色小鎮,促進研發、生產和展示全產業鏈條緊湊發展。
“作為泛家居產業鏈工業化智能化升級的重要一環,該項目未來將攜手南安共同打造泛家居產業鏈條,推動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和產城融合發展。”南安市泛家居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泛家居產業不斷壯大,產業聯合會會員企業突破900家,線上多功能服務平臺上線運營,線下綜合體驗中心成功館建成開館,實現從線上平臺到線下體驗的營銷閉環,泛家居產業園區、泛家居綠色小鎮加快推進。
近年來,該市堅持轉型與成形并重,著力培育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目前,“泉州芯谷”南安園區規劃建設和招商引資已全面啟動,光電信息產業潛力逐步釋放。其中,“泉州芯谷”南安園區已獲批省級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并成功引進三安高端半導體項目落地,總投資333億元,將實現年銷售收入270億元、稅收30億元,園區民生保障和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全力推進。(陳鑫煒 許培玉 王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