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眉山鄉三凌村地下革命檔案史料館經過一年的籌建,于近日正式開館。三凌村黨支部書記葉謀城介紹,檔案史料館將作為廣大黨員干部和社會群眾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優良傳統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和國防教育的基地,并對外免費開放。
還原三凌村地下革命史
三凌村地下革命檔案史料館,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館內共陳列了19塊展板,詳細記述了三凌村地下革命史。
“該館地址為中共鎮田區委舊址。”葉謀城介紹,三凌村原名三鄉,1953年被省人民政府評為革命老區基點村。這里不僅曾是“安南永”老區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帶之一,也是中國工農紅軍閩南游擊隊第二支隊(簡稱紅二支隊)的重要活動陣地。安南永德邊區四大戰役之一的“苦湖突圍戰”就發生在這里,被載入中共泉州地方史、南安縣志。
葉謀城告訴記者,“苦湖突圍戰”發生在1934年,當時紅二支隊400余人在廣大群眾的支持配合下,面對1500多人的國民黨民團,以少勝多,英勇善戰,斃敵連長1名,打死打傷敵人30多人,繳獲一批槍支彈藥。“苦湖突圍戰”與“巖山反擊戰”“貞洋大捷”“達埔之戰”并稱安南永德邊區四大戰役。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革命歷史被人們遺忘,建設該館就是希望大家銘記歷史,發揚革命傳統,豐富地方檔案史料,為當地發展紅色旅游做鋪墊。”葉謀城說。
前前后后修改十幾遍
三凌村地下革命檔案史料館從2016年6月開始籌建。“為收集材料,我們跑到永春、德化、安溪等地考察,翻閱了50多本史料,一筆一畫地手寫抄錄。”葉謀城說,為了讓檔案史料館“圖文并茂”,他和眉山鄉黨委副書記劉揚宇費了不少心思。
“收集資料期間,我們去了安溪,找到革命烈士張石的后代,拍下了1958年頒發的革命烈士證明書,有些革命烈士照片模糊不清,我們就請專家幫忙修復,很多革命舊址圖片也是通過多方查閱,掃描到電腦中……”葉謀城告訴記者,材料收集整理好后,還要進行篩選、反復修改論證,遇到有疑問的又要重新查閱資料,“前前后后修改了十幾遍。”
在整理史料內容過程中,該館還廣泛征求了南安市老區促進會、中共南安市委黨史研究室等單位以及專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