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英的婆婆悲痛欲絕
鄭桂英生前照片
閩南網8月30日訊 她是一個小工,靠給人扛石頭、拉石頭為生。她最大也是唯一的樂趣,就是穿上連衣裙,翩翩起舞。
在74歲的婆婆張蓮來眼里,她是個好媳婦,這個家都靠她。自打3年前,兒子因病去世后,兒媳婦靠扛石頭養起了一個家。
可如今,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她的生命。
看著兒媳鄭桂英的遺像,滿頭白發的張蓮來無助地癱軟在草席上。因為在最近6年里頭,大兒子、老伴、三兒子相繼因病離她而去,如今,連家中頂梁柱的兒媳婦也走了。
打小工扛石頭還債還養全家
前日上午11時許,43歲的鄭桂英打完小工騎電動車回家,途經南安霞美金山村花圃圓盤時,與一輛大貨車土方車相撞,當場遇難。目前肇事司機已被南安交警控制。事發現場沒有減速帶。附近村民稱,因路況不錯,時有車輛飛速而過,圓盤處常有車禍發生,希望有關部門安裝提醒燈、減速帶等標志。
“她可是我的好媳婦啊!這個家都靠她了!”張阿婆在不間斷的號哭聲下,斷斷續續向記者講起了兒媳婦的各種好。
阿英是隔壁鄰村人,和做石匠的三兒子相識后結婚,兩人婚后生有兩子。不幸的是,三兒子生病得肺癌,治了沒半年,于三年前去世。
三兒子得肺癌治病期間,全家舉債20多萬元,三兒子去世后,阿英拼命工作,一天賺80元來還債。
張阿婆還說,三兒子去世后,她一直跟著阿英生活,平時生活起居,大多由阿英操勞,自從三兒子去世后,阿英更是賣命靠給人打小工撐起這個家,除了還債務外,還要照顧婆婆和兩個孫子,當時兩個孫子大的20歲,小的17歲,還沒有出去打工賺錢,后來看阿英一個人很操勞,懂事的兩個孫子也先后到廠里打工。
鄭烏妹說,她與阿英都是靠給人打小工的,所謂打小工,其實是扛石頭、拉石塊,平時工作很辛苦,還要回家做飯,照顧家人。
事發現場遺留的那一整袋西藥,是阿英因工作操作,后腳跟時常抽筋疼痛,這段時間一直在服藥。
生前唯一愛好
穿連衣裙跳舞
阿英的兩個兒子,還有鄰居們回憶,阿英生平最喜歡也是唯一的樂趣——跳舞,是在丈夫去世后才開始學的,因為長時間拼命工作,一天要12小時,身子一直不好,后來到晚上有空,就開始去學跳舞,當鍛煉身體,為此還特意買了件連衣裙。
在鄭桂英家,記者找到了她生前的幾張相片,相片上的她一臉微笑,坐上搖椅,跳著舞,但因是冬天,她沒有穿上心愛的連衣裙,而夏天時的那些照片已找不到了。
阿英的離去,鄰居們都感到惋惜,夸她“人很好,很難得,懂事、孝順”,大家擔心的是最后的老人張蓮來。
家里的頂梁柱
第四次倒下
鄰居們的擔心,要從6年前開始說起。
張阿婆有3個兒子,6年前大兒子患重病,去世3年后,她的老伴也得重疾離她而去,老伴去世剛滿3年,三兒子得肺癌去世,如今三兒媳也跟著走了,6年來,張阿婆已經連失4親人。
而張阿婆的二兒子,因患上一種類似中風的不知名病,全身手腳不時抽搐,言語困難,也讓她操心不已。說起這些,不少鄰居感慨落淚。
鄰居和孫子們講述,在大兒子去世后,張阿婆開始變得沉默寡言,有時半夜會哭泣,當老伴去世后,張阿婆更是連續好幾天無法吃飯入睡,家人擔心她想不開,三兒子一家主動過來照料她,鄰居也時常串門來寬慰。
當三兒子得病去世后,張阿婆曾連續一個多月沒有出家門,一直關在家里面,有時一個人自言自語。這時候,阿英漸漸成了張阿婆的支柱,照顧張阿婆的起居,擔起了全家的重擔,張阿婆才慢慢開始出門活動。
“農村婦女,有著一種吃苦的堅韌性,”鄰居們希望這種“會吃苦的堅韌”,能幫助張阿婆渡過難關。(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董加固 謝明飛 見習記者 廖海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