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說,這就是古厝一間房的乾隆十年房契
▲大火過后,古厝變廢墟
時間:前晚11時40分許
地點:南安柳城街道桑林村后厝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一棟古厝莫名起火,屋中的3名老人幸運逃離,沒有人員傷亡。目前,起火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當地民政部門將采取民政救助措施。
村民稱,這棟古厝可能有300年歷史,被燒毀有點可惜。南安文物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文物普查情況來看,該村并無那么早的古厝,民國時期的倒有幾棟?!?/P>
大火中
老人急逃命
起火的古厝,共有13間房,是土木結構,從現場情況看,已被燒毀了10間。
“當時我睡得很香,聽到喊聲,提著褲子就跑出來了?!苯衲?9歲的許阿伯住在古厝的南側房間,剛跑出屋,就看到大火蔓延到整座古厝,他連拖鞋都沒能來得及穿。
村民說,古厝平日住著3戶共5位老人,都有六七十歲。當晚,除許阿伯外,還有66歲的趙阿婆和75歲的周阿婆,他們都在古厝里住了幾十年。起火的是古厝東北角的一個房間。房間平日沒住人,只堆放著木柴和輪胎等雜物,不知何故就起火了。
房契落款時間:
“乾隆十年”
“真可惜!這棟古厝歷經了300年的風風雨雨,卻這樣被毀了?!贝謇锢先苏f,聽祖輩講,這棟古厝很有年頭,有的說是康熙年間始建的。
在現場,記者看到,古厝的地基是一塊塊巨石,摸上去光溜溜的,上面還有圖案,而殘存的墻壁看上去也有些年頭。
村民許阿伯還拿出一疊泛黃破碎的房契,上面文字顯示,“一買得敬哥東畔大房一間,契面銀拾肆兩”,落款時間是“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他還說,東畔大房就是古厝南側的房間,“這說明古厝肯定比這時間還早幾十年”。
許阿伯還拿出一張1952年土地改革時期的“土地房產所有證”,上面也記錄了古厝當時的產權情況。不過,他說古厝在1954年有局部翻修過,“由于在農村沒有這個意識,因此從未申請過文物保護”。
“從普查情況來看,該村并沒有那么早的古厝?!睂Υ?,南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楊先生介紹,從兩三年前開始,南安市開始文物普查,目前正在資料整理階段。他還說,該村民國時期的建筑倒有幾棟。要確定起火古厝的年代,得到現場調查后才能有初步結論。(本網記者 陳建輝 呂波 實習生 陳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