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山傍水的羅東銀河新城
閩南網6月7日訊 南安入選國家級生態市已三年,其驕人的成績背后,離不開南安市委市政府的科學規劃和全民動員,并在突出抓好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林業、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和生態保護等六大工程建設基礎上,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多渠道籌措資金。三年來,南安累計完成投入61.4多億元,完成163個重點項目建設,今年,仍有多個新增項目列于南安“五大戰役”之中。
綠色工業可持續發展
作為中國第一個衛浴國字號專業市場,南安侖蒼鎮中國水暖城目前會聚了全國各地1180多家水暖閥門經銷企業,目前,水暖城三期工程已接近尾聲,正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去年,中宇集團在綠色無鉛與節水兩個領域獲全球首個綠色設計國際貢獻年度大獎,這次,其產品設計體驗中心便置身水暖城三期。
這個面積達1400多平方米的體驗中心內,設置了高星級酒店、高檔會所、豪華別墅、精裝房等廚衛套間設計,不僅產品講究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在裝飾材料的選擇上同樣注重環保和節能。
例如GRG產品,據工作人員介紹,這種產品以優等天然改良石膏為基料,是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環保材料,是一種有生命特征、會“呼吸”的產品,對室內濕度循環變化起到調節作用,它還具有隔聲、吸音作用,有效減低噪聲污染,給工作和居住創造舒適氣候。另外,體驗中心內的照明設施均采用LED燈管和節能燈等節能產品。
像中宇集團這樣致力于節能減排的企業還有很多,這離不開南安市政府對水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不僅確立了多個生態產業示范點,近年來,更是連續開展電鍍行業污染治理和整合提升。
南安市政府投資5.2億元,關閉搬遷位于晉江上游的侖蒼電鍍集控區16家和其他4家等共20家電鍍企業,并入駐水頭華源電鍍集控區,電鍍廢水采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處理后,回用水達60%以上,每年減排電鍍廢水量達170萬噸。同時,回收金屬鎳200多噸、金屬銅100多噸,還有六價鉻、鋅等重金屬,回收價值達2000多萬元。
綠色城鎮打造宜居新城
羅溪水清,兩岸翠色倒影其中,相映成趣。不遠處,大片齊整方塊的農田,被郁郁蔥蔥的小山包裹其中。這樣的依山而建,臨水而居,正是羅東鎮成為越來越多人向往之處的所在。
羅東鎮銀河新城隸屬南安“五大戰役”項目,規劃之初,便結合鎮區內山、水的自然走向,勾勒出一個“生態羅東,宜居新城”的新市鎮。羅東鎮致力于生態保護建設,整治羅溪河道,湖心島護堤工程及攔水壩工程已經竣工。在羅東林場,2000畝珍貴樹種以及200畝名優特產水果,不僅給鎮區添上一抹斑斕的色彩,還給當地居民帶來無限的商機。
以小流域為單元,山水田林路統一布局,把開發性治理與發展性生產、新農村建設和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一直是南安生態建設工作的重點。近三年來,南安共投入資金1025.7萬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78萬畝,其中,封禁治理6.13萬畝,營造水土保持林3024畝,修筑道路25.07km,護岸護坡1400m。通過綜合治理,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力和生態環境質量。
目前,南安21個鄉鎮(街道)完成國家級生態鄉鎮創建工作并通過省環保廳考核驗收,申報環保部復核驗收;完成創建省級生態鄉鎮1個、泉州市級生態鄉鎮5個、省級生態村3個和泉州市級生態村11個。(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鄭慧雅 通訊員 卓天然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