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九:觀看《厲害了,我的國》有感600字:究竟厲害在哪里?
3月2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厲害了,我的國》正式上映,短短3個小時就突破了中國紀錄電影票房紀錄,成為同檔期影片上座率第一。首映當天日票房突破4400萬元。同樣令人關注的是2月27日《厲害了,我的國》盛大的首映典禮上,顧長衛、吳京、吳若甫、文章、秦嵐、張一山等28位實力派中青年影視導演和演員,紛紛為《厲害了,我的國》打call,為祖國點贊。
這究竟是一部什么樣的紀錄片呢?筆者帶著好奇和疑問走入了電影院?!秴柡α?,我的國》從圓夢工程、創新驅動、綠色中國、共享產業等多個角度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制造、中國創造所取得的輝煌成績。影片的畫面切換的太快,筆者回到家中還在回味觀影感受,忍不住將畫面中出現的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進行了二次查閱,想通過一些數據證明,我們的國家究竟有多厲害呢?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五年,一個個奇跡工程展現在世人面前,真正不斷托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橋,港珠澳大橋,全成55公里,由跨海橋梁和海底隧道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中國路,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13.1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國高鐵總里程2.2萬公里,超過第2至第10位國家的總和,其中近六成都是在這五年完成的,據說到2020年,中國高鐵總里程將提升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中國車,中國第一列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高速行駛中,4個硬幣能穩穩立住不倒。中國港,中國港機轉備全球份額已經從五年前的70%,增長到82%,可以說全球每一段海岸線都有中國制造的身影;寧波舟山港早在2016年就刷新世界吞吐量紀錄,成為全球第一個9億噸大港。中國網,中國互聯網用戶已經有7.51億人,比2012年增長超過了30%,全球第一。中國移動通信發展實現了從2G跟隨、3G突破、4G同步、5G引領跨越,預計2020年將全球領先。
當我們為中國制造點贊時,切不可忘記中國創造同樣精彩紛呈。還記的平昌奧運會“北京八分鐘”中出現的摩拜共享單車、移動支付、智能機器人、京東物流無人分揀中心等技術嗎?還記得全球最大的海上鉆井平臺“藍鯨二號”嗎?有37層樓房那么高,甲板有一個主球場那么大,可以在水深超過3000米的海域作業,最大鉆井深度15240米,是全球最大、鉆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鉆井平臺。還有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綜合性能是美國最著名的望遠鏡阿雷西博的10倍。
《厲害了,我的國》,作為您的子民,請接收我的膝蓋。我的國老厲害啦,這是幾輩中國人不懈奮斗的成果,更離不開中國科研人員的忘我的奉獻精神,攻堅克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
《厲害了,我的國》,我為你打call,我為祖國點贊。
篇十:《厲害了,我的國》觀后感:讓人自豪讓人震撼1000字
昨天恰逢元宵節,由央視、中影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在全國各大影院正式上映。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生產總值增速穩居世界第一;藍鯨2號、蛟龍號、全國銀幕數量總和穩居世界第一;全世界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173項扶貧政策;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高速公路網總里程世界第一……《厲害了,我的國》將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和成就,首次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通過鏡頭展現強國風采,傳遞中國力量。面對這樣的成績,誰都會由衷地感嘆一句“厲害了,我的國!”筆者以為,《厲害了,我的國》讓人自豪讓人震撼。
回首過去5年,更能看到中國經濟的深層次變化?!秴柡α?,我的國》這部紀錄片,從圓夢工程、創新驅動、協調發展、綠色中國、共享小康、開放中國等幾個方面,以宏大的視角展現了十八大以來,中國所取得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超級工程,在大規模航拍鏡頭的記錄下氣勢恢宏,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是對國家實力的有力寫照。6.9%的經濟增長、不到4%的城鎮登記失業率、1.6%的通脹,這樣的經濟運行格局難能可貴,在世界范圍內也是一枝獨秀的。前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于預期的態勢得到全面展現——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占世界經濟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重要引擎。
值得關注的是,五年來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當前中國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8.8%,比5年前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1.6%,比5年前提高超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實現了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為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消費和投資一起拉動。與此同時,民生保障不斷改善。十八大以來,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社會保險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截至去年底,基本養老保險已經覆蓋9.15億人;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3%,跑贏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連續13年上調,1億多退休人員受益,件件民生實事正筑牢美好生活之基。
而最為耀眼的是,美麗中國建設如火如荼,留住了藍天白云、守護了綠水青山。這5年,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治理沙化土地1.26億畝,年均新增造林超過9000萬畝,恢復退化濕地30萬畝,118個城市成為“國家森林城市”……5年來,中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初步建立起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生態環保制度框架,其中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治行動計劃陸續出臺,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2015年實施,在打擊環境違法犯罪方面力度空前,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取得了顯著成就。中國推進綠色發展的成功探索,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貢獻,并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跨越式綠色發展探路。
《厲害了,我的國》讓人自豪讓人震撼。一個個“中國奇跡”是奮斗出來的;幸福,同樣是奮斗出來的。巍巍中國,雄踞于世界東方的巨龍,正日益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而當一幕幕壯觀恢弘的大規模航拍鏡頭從眼前掠過,祖國的壯美山河、卓越成就所帶來的震撼與自豪感,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