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動作電影《龍之戰》將于8月4日在全國熱血公映。7月30日,該片在京舉行盛大的首映禮及點映活動。
預告觀看>>http://www.1905.com/news/20170730/1204859.shtml?fr=homepc_news_kx#p1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張丕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李國奇,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理事長明振江,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焦宏奮,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江平,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傅若清,《龍之戰》出品方、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八一電影制片廠副廠長顏品,《龍之戰》聯合攝制方、北京市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徐和建,《龍之戰》聯合攝制方、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胡東、北京市委宣傳部精品辦主任霍志靜、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電影處副處長王海楠,電影頻道電影創作部主任、《龍之戰》總監制唐科,電影頻道總編室主任、《龍之戰》總監制董瑞峰,1905電影網董事長、總經理李瑋,《龍之戰》總制片人岳揚等領導蒞臨現場,并登臺致辭寄語《龍之戰》。全國政協委員張丕民更親自為《龍之戰》“畫龍點睛”,令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當天,《龍之戰》導演高峰、編劇邢原平,攜主演劉佩琦、羅昱焜、李子雄、修慶、范志博、張繼波、張啓煜,以及外籍演員丹尼斯、法提、肖恩全主創陣容集體亮相,暢談《龍之戰》的臺前幕后。發布會現場,片方還特別發布了終極預告片,熱血畫面燃爆全場。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巨星成龍,不僅為影片傾情獻唱了主題曲《國土》,還擔任了《龍之戰》的藝術總監,這也是成龍大哥首次為戰爭動作題材電影保駕護航。當天由于工作原因,成龍未能到場,但他特別為《龍之戰》錄制了VCR。成龍表示,自己非常敬佩馮子材,也被這位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所感動,“《龍之戰》是一部有情懷的電影,展現了我們華夏兒女的血性,我也希望借由這部電影為傳承龍的精神盡自己的一份心力。8月4日,戰爭動作《龍之戰》將在全國熱血上映,請大家走進電影院,一起支持我們中國人的電影,支持我們的民族英雄!”
《龍之戰》獲電影局大力支持 助力電影頻道向院線電影戰略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歌唱祖國、禮贊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當天,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李國奇登臺致辭,他表示,《龍之戰》是2015年總局確定的重點電影創作項目,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成果,他還高度評價了電影《龍之戰》的制作,“影片從故事講述、陣容配備、電影科技運用、效果呈現各個方面,精益求精、體現工匠精神,成功塑造了馮子材民族英雄的鮮明形象,打造了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優秀作品。”
李國奇還代表電影局對發行放映好電影《龍之戰》提出了要求和建議,希望全國院線保證較高的排片比例和黃金場次,主動利用院線和影院陣地資源推介好這部影片,擴大觀眾群,確保放映質量,為觀眾做好服務。
發布會上,《龍之戰》出品方、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從小就崇拜岳飛、戚繼光、馮子材等中華民族英雄,要通過影視作品的文藝形式表現他們的英雄事跡?!洱堉畱稹穭〗M也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根本指導,用了三年多的時間精心打磨劇本,是電影頻道向院線電影戰略轉型的重點影片。”
今年時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7月30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身著軍裝出席了沙場舉行閱兵儀式,面對百萬雄軍,習近平在演兵場上發表激昂講話,稱“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衛。”曹寅主任也在現場表示,“電影《龍之戰》的推出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時刻警示著我們,世界并不太平,我們要居安思危,我們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胡東表示,電影《龍之戰》作為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項目意義非凡,他在發言中表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電影在文藝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作用,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家戰略和民族進步的高度對文藝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希望,對于正處于繁榮發展關鍵時期的中國電影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針對性和指導意義。”
終極預告片場面火爆盡展民族血性 堪稱中國版的《血戰鋼鋸嶺》
電影《龍之戰》藝術再現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鎮南關大捷”戰役,講述了民族英雄馮子材率領廣西狼兵,冒著敵人猛烈的炮火,頑強抗擊入侵,并取得中國近代史上唯一一場勝利的英雄故事?!洱堉畱稹肥状螌⑦@一歷史事件搬上大銀幕,展現了軍民浴血奮戰的民族精神,也謳歌了各族人民眾志成城保衛家園的愛國情懷。
從現場曝光的終極預告片來看,《龍之戰》的戰爭場面宏大、慘烈,展現出影片的熱血氣質。預告一開場,便是法軍地獄般的轟炸,將鎮南關一役的腥風血雨呈現得栩栩如生。面對兵器落后、傷亡慘重的困局,67歲的老將馮子材毫不畏懼,提棺出征,在炮火交加中,馮子材怒吼殺敵。其子馮相賢也是視死如歸,在馬背上與敵人周旋混戰,壯族女孩依南則在水底與敵軍搏斗?!洱堉畱稹樊嬅婢?,節奏緊張,更匯集了爆破、肉搏、水戰、火攻等多種元素,讓人看得血脈賁張,堪稱中國版的《血戰鋼鋸嶺》。
當天同時曝光的終極海報中,背景硝煙彌漫,法軍群涌而上。在混戰中,劉佩琦飾演的馮子材不懼法軍槍械,橫眉冷對,揮刀砍向敵軍;曹云金飾演的馮相賢面露殺氣,眼神堅定,對法夷毫不手軟;羅昱焜飾演的依南,也積極加入到抗敵護國的戰爭當中,巾幗不讓須眉。
劉佩琦肉搏敵軍將領打造最強清朝老炮兒 曹云金羅昱焜騎馬水戰親自上陣
導演高峰表示,電影《龍之戰》藝術再現了“鎮南關大捷”這場戰役,電影中的每個細節都力求精益求精,為我們的民族英雄譜寫出一曲壯烈的戰歌,也展現了我們華夏兒女的血性精神。高峰透露,影片拍攝時正值盛夏,演員們頂著46度的高溫,穿著30多斤的盔甲進行拍攝。劇組每天都為大家準備了好幾大桶藿香正氣水,但還是有不少群眾演員暈倒。高導坦言他被大家所展現出來的敬業與熱情所感動。高峰同時透露,“為了高度還原馮子材與敵軍將領激斗的這場戲,劉佩琦與外籍演員準備了數日,兩人還特別進行了集訓。已經是花甲之年的劉佩琦頂著高溫,一遍遍地拍攝著這場戲份,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非常敬業。”
金雞獎、華表獎最佳男主角獲得者劉佩琦,此次在片中飾演民族英雄馮子材,再度展現了精湛演技。劉佩琦表示,“馮子材是我心目中最值得敬畏的民族英雄,我也非常喜歡像馮子材這樣有血性的人,我和他的性格也有相似之處,這讓我毫不猶豫接下了《龍之戰》。”對于“清朝老炮兒”的稱謂,劉佩琦解釋,“清朝老炮兒說的就是那種不忿、不服輸的內在力量。”
為了更好的詮釋馮子材,劉佩琦花了大量時間了解人物性格,騎馬、肉搏、爆破……劉佩琦全部親自上陣。他說,“《龍之戰》的武打多,炸點多,騎馬多。有一場戲,我騎馬在河里泡了整整一天,很累,但我覺得值!”他也感慨,“片中動作戲的量對我來說正合適,再多一點我這老身子骨就扛不住了。”發布會上,劉佩琦也再度拿起馮子材的那把倭刀,現場大秀矯捷身手。
劉佩琦也動情地表示,“我拍了30多年戲,《龍之戰》給了我一種電影的信心——我們中國有大片了!看完這部電影,你會覺得身為中國人,太提氣了,太自豪了,《龍之戰》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去看的電影!”
電影中,民族英雄馮子材的愛子馮相賢,則由“相聲界的吳彥祖”曹云金飾演。此次,曹云金一改往日的喜劇形象,成功塑造了一位有情有義的青年愛國將領,他在《龍之戰》中的表現,絕對會超出你的想象,堪稱影片一大驚喜。身著戎裝鎧甲的曹云金器宇軒昂,他不僅要在片中大秀法語,騎馬操槍也是毫不含糊。為了《龍之戰》,曹云金更特別健身數月。
因為生病,曹云金當天遺憾未能來到《龍之戰》首映現場,在片中與曹云金有重頭感情戲的羅昱焜,替“丈夫”介紹了片中的角色,并笑談兩人拍攝時的趣聞。談到與曹云金的合作,羅昱焜透露對戲中的激情戲印象深刻,“我和曹云金都比較外向,演起來也沒想象的尷尬,他很照顧我,也很紳士。”
提及自己飾演的壯族女孩依南,羅昱焜笑著表示,她在電影中對曹云金溫柔如水,但面對敵人,立刻就變成了女漢子,“為了《龍之戰》這部戲,我還特別學習了馬術、潛水、游泳。影片中所有的動作戲,我也都是親力親為。”羅昱焜還在現場爆料,她在拍攝中險些喪命,“在拍攝一場水下戲時,我的發簪勾到了漁網,幸虧劇組把我及時拽上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憑借超贊的身手,羅昱焜的水下戲份也拍攝得也十分順利,拍攝速度也打破了一般影片的紀錄。
當天,與馮子材一同抗法的兩廣總督彭玉麟和廣西提督蘇銀奎的扮演者李子雄、修慶,飾演慈禧太后的范志博、“法軍將領尼格里”的扮演者丹尼斯,以及安啟虎、法提、肖恩、張繼波、張啓煜等演員,也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在拍攝中的故事。
《龍之戰》首映好評如潮 品質戰爭題材助力華語最燃暑期檔
不久前,《龍之戰》在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進行了點映,收獲好評一片,并一舉摘得了上海電影節傳媒關注單元最受傳媒關注男主角及組委會特別榮譽。影片不僅在藝術價值上獲得了媒體人及觀眾的一致肯定,被專家盛贊“重燃了民族自信和愛國情懷”,就連軍事專家也頻頻點贊,表示“《龍之戰》是一部軍事教科書,讓我們在感受人物血性的同時,也從古人的實戰中感受到了他們精湛的戰爭韜略”。
當天首映禮結束后,導演高峰攜主演劉佩琦、羅昱焜來到影廳與觀眾進行近距離交流,令觀眾驚喜不已。有觀眾表示,“《龍之戰》制作精良、藝術水準扎實,角色鮮活、故事緊湊、戰爭和打斗場面不僅真實,而且讓人看了熱血沸騰。身為中國人,我們很自豪。”還有不少觀眾變成了“自來水”,稱愿意自發在網絡上推薦《龍之戰》。
見面會上,劉佩琦動情地說,“我們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但當民族受到涂炭,必須要有血性的人來保家衛國?!洱堉畱稹愤@部電影沒有一個小鮮肉,沒有一個有顏值的演員,但是我們有情懷,我們有血性!”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電影《龍之戰》的英文名“The War of Loong”,是國內首部把“龍”翻譯成“Loong”的電影,該詞有別于西方采用的“dragon”,寓意為中國的龍,象征著中國人的精神品質,突出了影片對于中國士兵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攘除外夷、守護疆土的歌頌,更彰顯了我國的文化自信。
《龍之戰》是首次將目光放在“鎮南關大捷”事件上的電影,該片以全新的角度演繹了馮子材抗擊外敵的故事,也開創了戰爭動作題材的新篇章,是一部品質極高的匠心之作?!洱堉畱稹穼⒂?月4日正式公映,聯手《建軍大業》、《戰狼2》燃爆暑期檔?!洱堉畱稹酚蓢倚侣劤霭鎻V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