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下午,當記者在漳平市雙洋鎮“小馬哥”百香果種植基地見到農場負責人蔣湘蘭時,她剛從貧困戶的百香果地里回來。“今年大家的百香果長得都不錯,應該會有個好收成!”這個年近半百的黑瘦湖南外鄉人,臉上滿是笑容。
說起自己種植百香果的淵源,蔣湘蘭打開了話匣子。2008年蔣湘蘭在廈門游玩,偶遇一老嫗售賣百香果,頓時被這種新奇而又美味的水果深深吸引。于是本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她踏上了尋找百香果之路,幾經輾轉尋得幾株果苗,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將百香果苗移栽回漳平家里,沒曾想未經打理的幾株小果苗竟結出累累碩果,當年便賣了2000多元。這讓蔣湘蘭驚奇的同時,也敏銳地嗅到了商機,于是第二年,她果斷回鄉承包田地種植百香果。就這樣10畝、20畝……100畝,她的百香果種植事業越做越大,不僅在雙洋鎮種植了100多畝,在三明沙縣還有200多畝的種植基地,產值達300多萬元。
嘗到百香果甜頭的蔣湘蘭沒有忘記帶領鄉親們一起富裕,她吸納了當地貧困戶10余戶20多人,為他們提供類別多樣、工作時間靈活機動的崗位,幫助他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除了提供崗位,她還為想發展百香果種植的貧困戶提供種苗、技術指導等,幫助他們解決產業發展中缺資金、缺技術的難題。
貧困戶劉火金便是經由蔣湘蘭帶領走上百香果種植脫貧致富大路的。“這幾年在湘蘭的百香果園打工,一個月能增收3000多元,我母親也在這邊干活。自從在這邊打工以后,增加了收入,生活改善很多。”這位樸實的漢子一直幫蔣湘蘭打理果園,今年更是承包了果園8畝百香果的管理,從果苗購買到種植技術、營養液配備,農場都為他提供便利。“湘蘭還向我保證只要按她的標準種植管理,到時果子她還能不低于市場價全部收購,平均一畝地能有1萬多元的收入呢!”對于未來,劉火金信心滿滿。
“我一個人的成功算不得真成功,帶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的成功。‘小馬哥’要跑出‘加速度’,帶領鄉親們在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上策馬奔騰!”蔣湘蘭笑著說道,在她的農場里,一座百香果苗培育基地已經建成,正著力打造一條完整的百香果產業鏈,將為更多的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記者 趙偉 陳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