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路終于打通,這下出行真是方便多了!”7月24日,家住永定區鳳城街道南郊社區的黃愛容高興地對筆者說。
黃愛容口中的斷頭路是連接城區環城西路和沿河西路的大路巷,原本路又窄又堵,坑坑洼洼,居民出行十分不便。今年4月,這條路終于打通,贏得了群眾一片叫好。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工作大于天。”居民的呼聲就是永定區委、區政府努力的方向和目標。近年來,永定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持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實施一個個“為民辦實事”項目,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里,今年計劃實施3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民生項目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84.8%。
住上新房不再難
“我們夫妻倆同時下崗,要想在城區買房十分困難?,F在有了經濟適用房,才花了21萬,居住條件好,交通又方便,很好地解決了我們的住房問題。”家住鳳城街道鳳祥小區的鄧菊珍高興地對筆者說。
今年50多歲的鄧菊珍十幾年前夫妻雙雙從永定電化廠下崗,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得益于永定保障性住房政策,夫妻倆去年順利買到了一套經濟適用房,全家非常高興。“小區共有1250套保障房,已交房1040戶,入住了870多戶。”鳳祥小區物業負責人陳麗花說,“小區功能正在不斷完善,目前已有一所中學,小學和市場正在建設。”
近年來,永定區繼續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為為民辦實事重點工程,累計投入約4.2億元,統籌推進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等多種類型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及各類棚戶區改造,建成保障房2200多套,真正使住房惠及民生,進一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一棟棟新房承載著一個個家庭的安居夢,不僅改變了城區的容貌,更改善了那些“望樓興嘆”低收入群體的生活。
休閑娛樂有去處
“一河兩岸”濱河綠廊工程是近年來永定區實施的民生健身休閑項目,綠廊全長16公里,建設一河兩岸景觀棧道、綠地景觀、防洪堤、城區沿河道路白改黑、休閑公園等。截至目前,“一河兩岸”景觀棧道示范段(一期)已完工投入使用,不僅提升了城市基礎建設品味,改善了交通,還為居民群眾提供了優質的休閑娛樂設施。
“春靄園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娛樂休閑場所,經過改造真是煥然一新。休閑設施一應俱全,我們在這里散步、跳舞、休憩,感到很舒服。”家住鳳城街道金鳳社區的陳阿姨豎著大拇指說。永定區圍繞“做精做美”城區,加大舊城改造力度,投入200多萬元改造提升河濱路春靄園,實施公廁、亭榭、柱臺升級改造及公園的綠化亮化,新建對歌廊,增加景觀燈、親水臺和其他休閑設施。退休老同志李榮鑫對此很滿意:“改造后的春靄園干凈了、美觀了,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功能完善且環境優美的休閑娛樂好去處。”
外出停車不再愁
“一到節假日,道路兩旁就停滿了車。”居住在城區龍鳳花園的曾麗玲告訴筆者,尤其到了晚上,街道兩側占滿車輛,行車都難,更別說找位置停車。“現在好了,新建了那么多停車場,我的車停在里面,也不用擔心被不小心刮擦到。”曾麗玲開心地說。
近年來永定城區的汽車日益增多,舊的市政設施已無法滿足群眾停車需求,停車難導致九一路、南門街等5條主要街道成了大型“停車場”,車輛擁堵加劇。
立足群眾所想、所盼、所憂,去年以來,永定區投入380萬元,新建、改建7個停車場分布各個片區,總占地面積約23825平方米,向市民提供555個停車位。各停車場按照規范化標準設置了出入指示牌,劃好車位線,安裝監控攝像、鍍鋅防護欄等。同時,在多個重要路段,優化設計增加路面公共停車位約205個。(通訊員 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