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河流域水生態修復工程持續推進,濕地水質明顯改善,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正在施工……7月17日,天氣雖然炎熱,但武平縣中山河濕地公園核心區——中山鎮陽明村一派繁忙景象,施工隊冒高溫、戰酷暑,加快推進濕地公園建設,秀美的濕地風光正一步步呈現在人們面前。
據了解,武平中山河國家濕地公園于2015年12月正式獲批試點建設。擬建的中山河國家濕地公園涉及6個鄉鎮,以中山河、平川河以及東留水庫、卦坑水庫和下壩水庫等“兩河三庫”為主體,規劃總面積1529.3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707.7公頃,濕地率為46.3%。中山河濕地公園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較好,建成后既可帶動鄉村旅游發展,又可成為跨省河流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管理的典范。
武平縣組織專家制訂了《武平中山河國家濕地公園2016-2018年建設工作方案》,確定了具體項目建設內容,逐步啟動濕地資源與環境動態監測、生態保護、科普宣教、中山陽民竹林到白露灘景區建設、平川河“一河兩岸”生態綠廊景觀工程、生態水系建設項目及自然河流濕地水岸建設和東留水庫庫尾林澤景觀工程等。
中山河國家濕地公園龍頭項目高依山白鷺風景區建設,目前已經完成風景區地形圖測繪,界樁立樁,項目招投標等前期工作;完成了高依山白鷺保護區總體規劃,設計方案突出農田型濕地特征,體現地方特色,擬于8月底開工建設;保護區植被恢復工程,完成濕地林分修復110畝;組織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核心區地段魚塘征用、耕地流轉、林權贖買等征地拆遷工作。(通訊員 鐘茂富 鐘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