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好了,盼了多年的路終于要重修了!”近期以來,修路成為武平縣民主鄉林榮村的一件大喜事。昨日,村支書王傳龍對記者說,原有道路路面狹小、坡陡彎急,直接影響村民安全出行和制約村里經濟發展。“去年村里采取‘公司+黨支部+貧困戶’的模式發展發展種植猴頭菇,但運送原材料的大貨車無法開進村里,只好用小貨車轉運,僅搬運費就增加了近2萬元。”
道路成為該村一塊久痛不愈的心病。如今,村里改建道路自然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目前征地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中。“等路修大修直了,我們村的特色農副產品就能很快運出去,賣個好價錢。”道路在村民心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
記者采訪獲悉,在武平縣不少鄉鎮、山村,發展步伐受制于重山圍困,村民只好“望山興嘆”;還有的村莊雖然擁有豐富的綠色資源,卻也因公路不暢,一直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在湘店鄉、民主鄉、下壩鄉、大禾鄉和中赤鄉5個省定貧困鄉,鄉村道路的提級改造就顯得尤為迫切。這5個省定貧困鄉中,湘店、大禾鄉屬典型的邊遠鄉鎮。民主鄉、下壩鄉、中赤鄉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轄區內鄉通村、村通村公路和省際邊界公路技術等級普遍較低,使用年限過長,通行能力及荷載能力不高,長期超負荷運行,公路損毀較為嚴重,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個瓶頸。
武平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王佳煌告訴記者,武平大力推進交通運輸精準扶貧工作,推進貧困地區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規劃建設和提級改造,進一步優化貧困鄉村外通內聯的交通運輸網路,助力武平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產業提質、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力爭到2018年,全面完成貧困地區通硬化路、走安全橋托底性目標;到2020年,全縣2000人以上的貧困村通達雙車道等級公路,符合通行條件的貧困村全部通客車。
據介紹,今年起至2019年,該縣每年安排2000萬元改造資金投入5個省定貧困鄉,重點對湘店鄉鄉道湘洋至湘湖公路和縣道河口至店下公路、民主鄉鄉道民主至嶺下公路和鄉道民主陂下至林榮公路、下壩鄉道黃竹塘至美溪公路、大禾鄉縣道大禾龍坑橋至永平上板寮(S205線)公路、中赤鄉縣道中赤至育平(廣福界)公路這七條公路進行提級改造,進一步激活邊貿經濟和帶動村民種養業的發展,讓貧困鄉、村和貧困戶走上擺脫貧困的快車道。(記者 石芳 通訊員 朱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