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家住周源村的婦女闕雪梅,到村里交了全年垃圾服務費60元,她感慨地說:“每個月付出幾塊錢,整條街道、整個村莊都變整潔了。交了錢,自己也知道垃圾不能隨地亂扔。路面干凈了,河道清潔了,空氣也清新了,這錢花的真是劃算,劃算!”
為打好生態環保攻堅戰,上杭縣通賢鎮創新農村環境衛生新局面的舉措,從今年初開始全力推進農村垃圾收費制度,成為上杭最早實行農村垃圾收費制度的鄉鎮。5月份全鎮收垃圾服務費10多萬元,極大促進了全鎮農村環境衛生工作,成為該鎮創建省級文明鄉鎮助推器。
通賢鎮全鎮僅70多平方公里,2萬多人口居住集中。為確保環境衛生,鎮制定了關于農村垃圾保潔鎮規民約和各村村規民約,規定“誰產生,誰處理”,農村各戶產生的垃圾收集清運、處理費用實行“縣、鎮、村”三級各出一點,農戶承擔一點。城市居民上繳垃圾服務費是理所當然,要讓農村村民也心甘情愿地上繳垃圾服務費似乎不那么簡單。為此,該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推進和保障這一制度的實行。鎮政府制定了合理的收費標準:農村居民每戶每月5元,即每戶每年60元;集鎮、村(社區)區域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按上年末實際在崗職工人數(含正式工、合同工、臨時工、季節工)每人每月3元,由單位負擔;設有單間(雅間)或宴會廳的飯店每店和超市每月15元;其他個體工商戶每戶每月10元;對貧苦戶、低保戶、敬老院等非營利性機構適當減免。
在垃圾處理上,該鎮采用城鎮化辦法集中垃圾處理。該鎮為集鎮配備一輛垃圾壓縮車,每個村保障一輛垃圾車;各村按每500個村民配一名保潔員的標準配齊保潔員隊伍,全鎮各村共聘請30名保潔員。該鎮按每個村的實際征收額以1:1的比例下發獎勵資金;每年評選出2名最美保潔員,給予一定資金獎勵。成立專門的考評隊伍,由行政執法大隊負責,每日巡查,每周督查,每月通報,每季考評,每年總評。每季度開展環保“紅旗村、黃牌警告村”評比活動。對每月評出的流動紅旗村獎勵300元,黃旗村給予通報批評。集鎮保潔實行市場化運作,由政府經過招投標的保潔公司對農村垃圾實行日清日收日運。開展垃圾“不落地”運動,每村建垃圾池,每戶配備垃圾桶,實行“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確保垃圾不落地,不污染。通過這一制度的推行,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得到提高,鎮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村環境衛生得到極大改善。(記者 趙偉 傅長盛 施薇 通訊員 江永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