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旅游產業蒸蒸日上,成為重點產業,當前,正全力建設創新型工貿旅游強市。9日,記者在跑市“兩會”時獲悉,就龍巖旅游產業發展,代表委員們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
打造獨特旅游產品
葉繼宏代表說,對我市各旅游景區觀察后發現,許多外來游客基本上玩一天就走,而且各景區同質化現象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為此,游客們對景區印象并不深。
葉繼宏代表認為,在龍巖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各景區要想謀求長遠發展,從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須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創新,以帶有地方特色元素的旅游產品為依托,闖出一條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產業發展之路。
“游客帶著這些旅游產品回去,也就是帶著龍巖形象回去,可以將龍巖的本土文化撒播到更多地方,讓更多人認識龍巖、了解龍巖。”葉繼宏代表說。
更加重視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世界文化瑰寶,是我市的精神象征。”盧才春代表說,近年來,我們一直強調保護好永定土樓一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維護的確需要,但首要任務是把這些物質文化遺產里蘊含的客家文化留住,保證客家精髓不流失,才是真正保護。
“保護好、發展好客家文化,對促進龍巖旅游進一步形成特色,實現更加欣欣向榮的局面,至關重要。”盧才春代表認為。
大力宣傳紅色文化
“龍巖作為著名革命老區,要建設成為創新型工貿旅游強市,在旅游上有新發展,需緊密結合實際,進一步彰顯閩西紅土地特質。”蘇順金代表說。
蘇順金代表說,反映閩西子弟兵浴血湘江的電視劇《絕命后衛師》在央視播出后,更多人了解到了閩西兒女在崢嶸歲月里的革命故事。我們應以此為契機,大力宣傳閩西紅色文化,吸引更多人前來旅游,親身體驗革命老區的獨特魅力。
著力完善基礎設施
羅文謙委員在《整合旅游資源打造環梅花山旅游圈的建議》中提出,在環梅花山旅游圈建設中,不僅要統籌協調、完善機制,加大宣傳、提高知名度,更要著力完善基礎設施。想要讓更多人到龍巖旅游,規劃建設更加便利的景區線路是其中很關鍵的一點。(見習記者 藍明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