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清
我第一次看到紅三十四師的故事后,哭了。那年我是為了尋找閩西兒女的足跡來到了湘江邊,面對滔滔江水,面對烈士犧牲的地方,我點燃了三支香煙,摘下一束鮮花,默默祭拜英雄。
從湘江回來后,我和龍巖市劇作家王保衛先生合作創作了一部電影劇本,題目叫做《回家》。我還寫了一篇散文叫《別了,湘江》,寫了一首詩叫《湘江祭》。我不管怎么寫,總覺得沒有寫完,總覺得沒有把紅三十四師寫好。直到看了電視連續劇《絕命后衛師》,我總算了結心中一個愿望。這一次,我不再哭泣,我為紅三十四師點贊,為閩西子弟兵點贊,為長征精神點贊。
《絕命后衛師》再現了當年三十四師為了保衛中央主力部隊轉移,為了保衛長征勝利,臨危受命,擔任總后衛這一九死一生的任務,最后六千多將士幾乎全部壯烈的歷史。習總書記2014年在主持召開新古田會議時,特別講到了這段歷史??梢娂t三十四師的英雄事跡,總書記沒有忘,人民沒有忘,共和國沒有忘。
看了《絕命后衛師》我想可以告慰先烈,回家了。
看了《絕命后衛師》我想可以告訴后人,紅三十四師僅僅是紅軍長征中的一個縮影。
看了《絕命后衛師》我想可以告訴閩西客家兒女,紅三十四師是客家人永遠的驕傲。
看了《絕命后衛師》我想不僅僅要知道我們從哪里來,還要知道我們去哪里,只有堅定自信,才能朝著偉大目標前進。
看了《絕命后衛師》我想不僅僅是要告訴人們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承前啟后,繼續遠征。
《絕命后衛師》給我們講述不僅僅是一個故事,而是一種偉大的長征精神。
《絕命后衛師》給我們展現的不僅是一段歷史,而是一面偉大的勝利旗幟。
《絕命后衛師》成功拍攝制作和勝利播出,不能不感謝兩個人。一個是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黃坤明同志,一個是原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錦貴同志。
《絕命后衛師》的成功之處,我想有一點不能不說,這就是客家文化與紅軍精神、長征精神第一次如此完美的結合,這也給我們客家文化研究開了一個很好的先例。特別是在第五集紅三十四師即將奔赴前線時師部給了每人一小時回家告別,此時有一段族長在祠堂的訓誡,把客家祖訓、客家精神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人聽后既振奮又熱血沸騰。
《絕命后衛師》雖然還在播出,但它已經給我們帶來的一種精神力量,一種信仰情懷。所以,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發揚當年閩西兒女聽黨的話、堅定跟黨走的不變信念,在新的長征路上,在龍巖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同心同德,從古田再出發,為把龍巖建設的更加美麗、更加富裕、更加文明而拼搏、而不懈努力。
?。ㄗ髡呦甸}西客聯會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