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末,在長汀縣南山鎮塘背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羅土土在文鈺家庭農場通過競爭性扶貧,發展百香果產業,種植4.8畝百香果,今年純收入1.5萬元,實現脫貧致富。
據了解,2017年,長汀縣把競爭激勵性幫扶作為精準脫貧攻堅的主要措施來抓,截至去年12月,全縣共打造52個競爭激勵性扶貧項目,直接帶動貧困戶1071戶3842人脫貧增收,戶均年可增收1萬元左右,其中實施短期項目26個,中長期項目26個。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長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競爭激勵性項目扶貧工作,縣、鄉鎮全力推進,做到精心組織、精心部署、精心實施。17個農村鄉鎮搭建好生產型、經營型、服務型項目平臺,鼓勵各類農林項目業主搭建競爭性項目平臺,低償甚至無償提供給貧困戶經營使用。到目前為止,全縣17個鄉鎮統籌了356.1萬元,打造52個激勵性扶貧項目,每個鄉鎮均有3個競爭激勵性扶貧項目,全縣重點打造了館前鎮吉晟家庭農場、南山鎮文鈺家庭農場、河田鎮綠之夢家庭農場、涂坊鎮樂田山家庭農場等示范樣板。
同時,長汀縣成立縣級服務小分隊,由農業、林業、供銷、市場監督局、商務局等單位定期深入鎮、村,開展服務,著力在信息咨詢、技術指導、農資供應、疾病防治、產品銷售等方面為項目業主、貧困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全方位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就業”。
南山鎮文鈺家庭農場,是龍巖市示范家庭農場,流轉土地350畝,種植百香果300畝,2016年以來,采取土地入股,免費提供種苗、免費技術指導、提供就業幫扶以及統一幫助銷售的方式,通過競爭激勵性扶貧,幫助五杭村、官坑村、塘背村、鄧坊村、黃家莊村等村的34戶貧困戶種植百香果80多畝,每畝產果1500斤,由農場統一銷售,每畝產值7500元,畝純收入3000元,招聘7名貧困戶為農場固定工人。34戶貧困戶戶均增收7500元。館前鎮依托東莊村黨員丘吉晟的養蜂技術,由吉晟農場通過競爭“上崗”無償提供58箱蜜蜂給8戶貧困戶養殖,探索競爭性扶貧模式,統一蜜源、統一技能、統一品牌、統一銷售,8戶貧困戶戶均增收4700多元。(通訊員 陳天長 曾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