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子的變化好大啊,村莊變美了,生活變好了,這真是多虧了李書記啊……”春節臨近,長汀縣濯田鎮永巫村一些外出鄉賢返鄉后看到家鄉的大變化,不禁由衷地贊嘆。“老百姓滿意是我最大的滿足!” 省派長汀縣濯田鎮永巫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榕告訴記者:“駐村三年雖然艱苦,但能為老百姓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永巫村以前是個相對后進、薄弱的村。該村有523戶、2530多人。村民經濟收入除了勞務輸出外,主要靠養殖生豬和種植烤煙、檳榔芋等。2013年,該村農民人均收入僅5200元,村集體收入為零。
2014年4月,李榕由省委辦公廳派駐永巫村擔任第一書記,開展為期三年的駐村幫扶。初到永巫,看到村里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生活垃圾遍布,污水橫流,雜草叢生;村“兩委”班子不全,年度績效考評基本上徘徊在全鎮40個行政村中30多名的位置……形勢嚴峻,這讓來自城市,沒有任何農村生活工作經歷的李榕深感任重道遠。
為了盡快進入角色,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李榕走家串戶,向村鎮干部虛心求教。在經過2個月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摸清村情民情,并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一道,共同完成了永巫村的三年發展規劃。李榕與村“兩委”班子建立健全了村干部“固定補貼+績效補貼”制度和激勵保障機制,身先士卒,帶頭遵守,調動村干部干事履職熱情。為調動村民在宜居環境建設中的主人翁意識,李榕鼓勵和引導村民自覺參與環境綜合治理,進行全村環境整理,并健全和落實環境保潔員工作機制和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制,定期開展衛生評比,逐步轉變村民的衛生觀念,使得永巫村村民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為了幫助村里困難戶脫貧,李榕經常到村民家中走訪,摸清扶貧對象的情況,并根據各幫扶對象的不同特點,認真查找致貧原因,推行“一戶一策”幫扶措施。永巫村還成立了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強化了責任和擔當。
在駐村期間,李榕為永巫村共爭取并投入幫扶資金和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實施扶貧幫扶項目39項,涵蓋了村民增收、村集體增收、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領域。村民的年人均純收入2015年增長到8050元,村集體每年也有6萬多元的收入。近年來,在李榕的帶領下,永巫村新建和修繕了橋梁道路、自來水工程、路燈、文化公園等。全村面貌煥然一新。李榕說,“駐村三年,酸甜苦辣都嘗過,永巫將在我心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