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來臨,民諺“大暑小暑,有米懶煮”的說法,說的就是這個時期太熱了,有米都不想要做飯吃了。那么這形容的是暑熱時節?下面小編帶來螞蟻莊園7月7日的問題答案。
螞蟻莊園7月7日問題:民諺大暑小暑有米懶煮形容的是暑熱時節食欲下降還是天氣潮濕?
正確答案:食欲下降
解析:這句俗諺意指天氣太熱了人的食欲降低、胃口不佳,就算有米也連三餐都懶得準備了,體現出大暑小暑期間天氣的炎熱難耐。民諺有云:“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又說:“大暑小暑,有米懶煮”,大暑時節,人們就像處在蒸籠之中,又悶又熱的天氣讓很多人出現食欲不振的癥狀,對什么食物都像是提不起興趣。
暑為熱,月初為小,月中為大,小暑雖“小”,雖未及最熱,卻標志著一年中最熱時段的開啟。小暑之后便是入伏之時,九夏三伏將如約而至。自此,夏日的樂章的高亢低婉、幽深激烈、精彩黯然輪番迭起。
小暑節氣的特點是什么
小暑節氣一般就是小熱,并沒有酷熱,在這個時候是可以感受到天氣的炎熱,但是還可以忍受,并未達到一年內最熱,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開始。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季風氣候的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成長。小暑時節,天氣炎熱、雷暴頻繁,是萬物狂長的時節。
在過去我國南方地區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在北方地區有頭伏吃餃子的傳統,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且餃子的外形像元寶,有“元寶藏福”的意思,吃餃子象征著福氣滿滿。
在小暑節氣的時候,會有很多民間習俗,當然,南方和北方可能在習俗上是不相同的,天氣也是有所差別的。
以上就是螞蟻莊園7月7日問題民諺大暑小暑有米懶煮形容的是暑熱時節食欲下降還是天氣潮濕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