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omeKit雖然能夠集成一屋子的產品,而且可以設定繁多的場景,但使用起來卻非常簡單,不同廠商的產品,全部都用一個格調運行在一個app之內。
騰訊數碼訊(杜杰) 直言不諱的說,現在智能家居的平臺選擇很多,國內外廠商都有成規模的選擇方案,但是在體驗了蘋果HomeKit之后,我覺得安全性、連接便利性以及使用體驗這幾方面是出類拔萃的,雖然HomeKit產品售價相較同類稍貴,但對于這部分人群來說是物有所值的。以往我只體驗過單個產品,而在特定的機會里,我進入到了由HomeKit打造的完整家居環境,這才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智能家居”。
對著iPhone的Siri說“開門”,房間大門就解鎖了,雖然你在展會上無數次見過這個畫面,但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多見的。
開門之后,家里的燈也就亮起來了,由于這個環境里的燈實在太多,所以你會覺得它們其實是協同工作的,當你在客廳的時候,可以關閉任意房間的燈光,也可以細微調節廚房燈光的亮度,甚至你說要看電視,那么屋里的光線就變暗??傊@一切都可以通過iPad、iPhone、Apple Watch來控制,比較符合一回家就抱著手機“北京癱”的年輕人。
接下來的場景是,屋內空氣質量不好了,凈化器自動開啟;或者房間溫度不合適,即便不在家也可以預先調節到舒適的溫度,免得回家之后挨凍/受熱。
作為有老人、小孩、寵物的家庭,監控攝像機也是不可少的,比較智能的是,它可以在有動作時才觸發記錄,當然你也可以實時查看家中狀況。
當然像是早上打開窗簾,晚上關燈鎖門,這種重復性的繁瑣小事,不僅可以通過蘋果設備遙控,更可以設定一套自動化的工作方式。例如到家之后就自動開燈,或者天亮的時候自動打開窗簾,甚至你可以設定非常復雜的“組合拳”——開啟客廳、廚房和衛生間的環境燈,同時關閉所有窗簾以及書房、臥室的燈光,再把臺燈調到60%的亮度——這些設置按照場景儲存好之后,以后只要說一聲“我到家了”,就能全部自動實現。
當然了,見多識廣的各位一定會說,這些功能XX廠商也有,而且你們頻道文章整天都有報道,早就不稀罕了。
那我就給你們說點蘋果HomeKit不一樣的感受。
第一,你們都知道蘋果智能家居只有一個統一的app,叫做“家庭”,這個app無需安裝和登陸,也不需要什么學習成本,這是最大的便利。(很多同類app每次使用都登陸,就夠麻煩的了,而HomeKit是通過Touch ID或密碼的驗證機制)
第二,添加設備超級簡單,直接掃碼就行,和連接Apple Watch一樣,老人孩子都會操作,這是其他設備很難做到的。
第三,所有操作都可以通過Siri說出來,無論單獨設備,還是建立的場景,都可以動口不動手,Siri的識別率是一流的,在國內智能家居領域,目前很少有聲控的。
第四,安全性。蘋果總是在各個環節強調安全性,無論你是直接連接單獨設備,還是通過iPad中樞遠程遙控,安全性都是第一位的。之前我很奇怪為什么要增加一個iPad來作為中樞,其實就是考慮到安全性。絕大多數智能家居解決方案都是通過云端來遠程遙控,這里面的危險性比較大,而蘋果通過增設iPad中樞的方式,以及iOS設備與HomeKit產品之間端到端的加密,避免了遠程云端的潛在危險,這是很讓人放心的。
第五,蘋果設備的一致性以及HomeKit本身的易用性。前面提到蘋果的絕大多數移動設備都可以操控HomeKit,只要在一個設備上添加了,所有同賬號下的設備就都可以操控。而HomeKit雖然很簡潔,但它也體現了蘋果對于智能家居的理解,那就是簡單易用,如果比按下臺燈開關還要復雜的操作,你肯定不會去用,所以HomeKit雖然能夠集成一屋子的產品,而且可以設定繁多的場景,但使用起來卻非常簡單,不同廠商的產品,全部都用一個格調運行在一個app之內,這種易用性免去了用戶手機里要裝很多app的麻煩,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第六,自動化觸發比較多樣。所謂智能家居,并不是用手機或語音遙控這么淺薄,而是可以根據周圍環境的變化來自動運作,HomeKit在這方面的自動化觸發就滿足了這種使用場景。例如使用一些設備觸發其他設備(如煙霧報警器觸發燈亮的同時,將門解鎖);設置地理圍欄,在你進入特定位置時(快到家門口時,激活“到家”場景)觸發相應操作或場景;或者設置基于時間的觸發器,在一天的特定時刻激活設備或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