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熱傳的“家電輻射排行榜”受到很多網友關注,涉及的產品包括微波爐、電冰箱、電吹風等。最令人吃驚的是電動剃須刀,憑借打開瞬間輻射值達到19.59微特斯拉,高居榜首。這樣的輻射值對于人體有害嗎?
對此,業內相關人士分析表示,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上,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送熱量,而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稱為“輻射”。只要家用電器的輻射強度不高于83.33微特斯拉就是安全的,大家沒必要“談輻色變”。
據了解,網傳的那份“家電輻射排行榜”上,電動剃須刀輻射指數排名第一,該榜單稱剃須刀開關打開時輻射值瞬間可達19.59μt(微特斯拉,磁感應強度單位);第二名是電吹風,輻射值最高為15.48μt。此外,榜單還提到了多種常用家電如手機、微波爐、電磁爐、電腦等,提醒人們使用時要注意保持距離,減輕輻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接觸到的電器,產生的都是電磁輻射,不會引起物質的電離,更不會破壞物質的分子結構,大家不必擔心。例如,作為小家電中的“輻射之王”,微波爐使用時的輻射在2到10微特之間,遠低于安全標準的100微特。手機輻射的強弱跟距離有關系,跟信號也有一定關系。人們在接通電話的瞬間輻射會陡然增強,但也在安全值內。當然,為了建立安全、健康的接打電話習慣,大家在使用手機的時候,可以等電話接通再將手機放到耳邊。
有些小伙伴們還會擔心通信基站輻射問題,這其實也實屬多慮———我國規定公眾電磁輻射照射任意連續6分鐘平均功率密度限值為40微瓦/平方厘米,常見的2G基站天線前10米的功率密度是0.6微瓦/平方厘米,3G、4G基站輻射更小,輻射值甚至不如吹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