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幾乎每一天,都有關于華為公司的“大消息”傳來。
比如華為遭遇“五眼聯盟”封殺內幕,
再比如某些國家“跟風打壓”華為,
……
眾說紛紜中,華為公司日前的一則“辟謠”也引起了小銳的注意。
這份《情況說明》指出,近期關于華為5G的部分報道與事實不符,或被錯誤解讀。
“目前,華為在德國的業務一切正常;積極參與法國各運營商的5G建設;在日本,正積極參與運營商的5G標書答復和實驗局測試;新西蘭政府雖對運營商提交的5G方案有不同意見,但監管流程尚未走完,客戶均表示與政府繼續斡旋,與華為合作保持不變。”
而令小銳心生感慨的,還有《情況說明》中特別提到的一段話:“公司全球經營整體穩健,希望大家按公司要求,不受外部輿論影響,堅定信心、聚焦工作,踏踏實實煉好內功,把5G做得更好,把業務做得更好。”
▲華為聲明截圖
在小銳看來,2018年的這個冬天,一家中國公司的命運,某種程度上,的確與一個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了一起。而他國對華為的態度,也似乎成了其對中國崛起態度的試金石。
這么說并沒有錯。因為西方有些國家就是這么想的,通過打壓華為,來打擊中國版5G標準,進而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競爭力。
對華為的態度,已經不僅僅是對一家中國企業的經濟層面的態度,而被某些國家異化為大國競爭的“抓手”。
我們當然要引起足夠的警惕,并隨時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同時做出必要的反應。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必須“時而捶胸頓足,時而眉開眼笑”。
要淡定!
要辯證看待變化,既要增強憂患意識,但也要看到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且不說媒體之前連篇累牘報道所謂“華為5G在法、德、日頻頻受挫”不無夸大之嫌,即使一些看似對華為有利的信息也需要審慎對待。
比如19日,印度歡迎華為測試5G的消息一出,國內輿論“蜂擁而至”。
對于華為而言,印度此舉自然是一個好消息,在西方某些國家聯手“封殺”華為之際,用印媒的話說,這是印度在釋放善意。
但在國內輿論的傳播中,似乎這一點正被有意無意演變為印度“已經接納了華為”。
事實真的如此嗎?測試與“選擇華為”是一回事嗎?
小銳今天還看到,有印度電信企業還在慫恿印政府禁止華為。
他們當然是從自己企業的角度出發的。
但這也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關于華為,關于5G,關于中國與世界的交往,局勢是有多么的復雜,拉鋸戰以及真真假假的傳聞充斥其間,不一而足。
而我們,有時候或許更需要適當平靜下來,暫時冷眼旁觀,而不是聽聞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跟著敏感地“奔走呼號”。
人之激動,我之淡然。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對于任何一家中國高科技企業來說,該來的,終究還會到來。
對于整個中國來說,任何打壓、污蔑、栽贓、聯手,都無法阻擋這艘巨輪的前行腳步。
自信是最強大的力量。
因為有自信,所以才有中國科技人的潛心鉆研;也因為有自信,才可能面臨木秀于林的時候“我自巋然不動”。
有實力,才能有定力。
而有定力,才是一個人,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成長壯大的必然路徑。
我們應該一如既往地支持所有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因為,維護他們的利益,其實,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更多的淡定,自信,和從容。
正如華為所說:“踏踏實實煉好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