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獨角獸”企業,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也有投資機構將“初創”定義為成立不到10年。有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國內12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總計超3萬億元人民幣,廣泛分布于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服務、大數據等行業。北京是“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城市,54家企業上榜,占總數的45%;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位;深圳以10家“獨角獸”企業位列第四。
富士康股份,36天火速闖關IPO,以風口上的“獨角獸”姿態,引領了整個資本市場。那么A股的“獨角獸”都分布在哪些行業,又具備哪些特質呢?
事件
富士康成“獨角獸”企業上市樣本
富士康股份IPO的一路綠燈,已成為外界觀察“獨角獸”企業上市的風向標。今年兩會期間,百度、京東和搜狗等互聯網科技巨頭掌門人紛紛表態愿意回歸A股。
進入大陸投資的第30個年頭,代工巨頭富士康的A股之路掃清了最后的障礙。3月8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獲得通過。
從2月1日招股書申報稿上報到首發獲批,短短36天,讓富士康股份創造出A股IPO的新速度,其火速過審,成為“獨角獸”概念的最好樣本。
富士康還是體形龐大的“獨角獸”。272.532億元的募資額讓它的融資規模在A股募資史上排名第11位,排在它前面的均為國字頭的央企。此外,富士康股份更是A股募資額超200億元的唯一科技企業。富士康股份的營收和凈利潤也在A股位列第一梯隊。
關注
監管層將創造工具和制度安排
與此同時,監管層也在不斷釋放利好消息。3月9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對外界表示,在多方調研后,從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的意見來看,要求加強對新經濟企業支持力度的呼聲很高。近期,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之后,經過有關部委的共同努力,現在大家已經有高度共識,并將會有相關的制度落地。“這個成效可能會比企業期待得稍微慢一點,比你們期待得可能會快一些,屆時會詳細討論。”
新經濟企業如何在A股上市?劉士余表示,“我們會創造很多工具,或設置相應的制度安排,但是要讓企業自己選擇,而不是政府規定。同時,這種工具和機制要符合相關法律及相關國際組織的規定。”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上交所已形成了一套以服務“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的統稱)類企業、“獨角獸”企業為對象的服務方案,多措并舉,助力優質創新企業發展。據介紹,上交所更多關注的是如何讓投資者獲得經濟發展的紅利、如何讓資源配置更優化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如何讓“獨角獸”企業在登陸上交所后發展得更高質更長遠、如何推動培育更多“BATJ”類公司的出現。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2月28日,三六零安全科技在上交所舉行重組更名上市儀式;3月2日,小米公司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證券100億元儲架發行獲得上交所無異議函;3月8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成功過會并擬在上交所上市,這些已成為上交所發揮其全方位服務優勢,支持優質創新企業上市融資的標志性事件。
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對外界表示,目前對于新經濟的期待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已在境外上市的BATJ之類回歸A股,二是還未上市的新經濟企業在A股上市。王建軍對這兩類企業都表示歡迎:“深交所應該成為新經濟的主場,有能力培育出世界一流企業。”
追訪
北京“獨角獸”企業估值近1.4萬億
所謂“獨角獸”企業,被認為是2013年風險投資家Aileen Lee創造出來的概念: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也有投資機構將“初創”定義為成立不到10年。“獨角獸”公司被視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主要出在高科技領域,互聯網領域尤為活躍。
去年12月,胡潤研究院發布了一份“2017獨角獸指數”報告,數據截至2017年11月30日。榜單收錄了國內12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總計超3萬億元人民幣,廣泛分布于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服務、大數據等行業。北京是“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城市,54家企業上榜,占上榜企業總數的45%;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位,“獨角獸”企業數量分列達到28家和13家;深圳以10家“獨角獸”企業位列第四。胡潤表示:“基本上獨角獸企業不是在美國,就是在中國。”
市場注意到,13家來自于杭州的“獨角獸”企業總估值,反超上海28家“獨角獸”企業;北京“獨角獸”企業以接近1.4萬億元人民幣的總估值成為“獨角獸”企業總體規模最大的城市,估值規模接近半數。
由于存在并列公司,榜單排名前十的企業共有12家,囊括了8家超級“獨角獸”企業。市場認為,按照市值榜單,螞蟻金服以4000億元人民幣的估值位列第一,滴滴出行、小米、新美大分別以3000億元、2000億元、2000億元的估值位列第二名和并列第三名;今日頭條、寧德時代、陸金所三家公司均以1000億元的估值并列第五名;大疆以800億元估值位列第六名;口碑、菜鳥網絡、京東金融、餓了么均以超過500億元的估值同時位列第九名。
據胡潤百富榜統計,TOP10“獨角獸”企業多具備互聯網背景,如螞蟻金服、滴滴出行、今日頭條等,同時也包括高端硬件企業,如小米、寧德時代、大疆。中信證券分析師許英博表示,除生物科技、云計算外,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聯網、大數據、半導體等行業符合國家產業升級需求和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或將長期受益。如泛科技相關領域IPO速度加快,國內“獨角獸”企業或將更多選擇A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