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的人員規模計劃達到1000人,包括新錄用的人員以及豐田、TRI、愛信精機公司、電裝公司的員工。]
面對來勢洶洶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巨頭也在不斷采取新行動。
為促進在自動駕駛前沿技術研發領域的技術開發,豐田決定于2018年3月下旬前在東京成立新公司“ToyotaResearchInstituteAdvancedDevelopment”(下稱“TRI-AD新公司”)。
豐田與零部件供應商愛信精機公司、電裝公司簽訂了在自動駕駛技術等前沿技術研發領域共同進行技術開發的備忘錄,三家公司均計劃向TRI-AD新公司注入開發資金,預計投資額將達到3000億日元(約合179億元人民幣)以上。
豐田中國方面6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回應,TRI-AD新公司是豐田面對汽車百年一遇的變革期,在軟硬件結合開發前沿、人才培養和公司運營模式方面的重要舉措。
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認為,豐田攜手愛信精機公司和電裝公司打造TRI-AD新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是打造面對未來的產業鏈和經營管理體系,與此前的傳統汽車產業鏈區分開來,以此應對汽車產業正在發生的變化。
新公司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TRI-AD新公司的目標主要包括:實現從研究到開發的一條龍軟件開發并強化數據處理技術;加強與TRI的合作,先行開發其研究成果并高效推出相關產品;通過在豐田集團內部加強前沿技術研發領域的合作來提高開發速度;通過錄用國內外人才來增強開發實力,并在豐田集團內部培養智能化領域的人才。
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汽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與汽車產品加快融合。其中,自動駕駛方面需要不斷研發各種新技術。例如,運用Lidar(LightDetectionAndRanging,利用激光捕捉周圍環境立體場景的技術或設備)這類新型傳感設備以及深度學習技術,劃時代地提高系統的識別和判斷性能、運用OTA(OverTheAir,通過無線通信更新軟件)、自動生成自動駕駛地圖等。特別是軟件和數據處理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得越發重要。
為了應對這樣的環境變化,豐田于2016年在北美成立了ToyotaResearchInstitute(下稱“TRI”),研究人工智能(AI)、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方面的技術。這次決定成立TRI-AD新公司,以便進一步增強競爭力。
TRI-AD新公司首席執行官由TRI的首席技術官JamesKuffner擔任。新公司的人員規模計劃達到1000人,包括新錄用的人員以及豐田、TRI、愛信精機公司、電裝公司的員工。該公司通過全新的工作方式以及制定新的內部規則等措施構筑面向新時代的運營模式。
“在原有的架構和系統內,進行產品結構、人才、管理等模式的轉變,難度是比較大的。同時,在朝自動駕駛等方面邁進的過程中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張志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因此,另外成立新的公司將便于應對汽車產業鏈的新變化,既保障原先在傳統汽車領域的優勢又可以通過新公司更快速探索新技術,并將風險與原有公司進行隔離。”
JamesKuffner表示:“制作高品質的軟件產品是豐田在自動駕駛開發方面非常重要的工作。TRI-AD新公司的使命是,通過新錄用全球頂級人才以及增強豐田集團的技術實力,以前所未有的更加高效的方法加速軟件開發。我們將在全球范圍內錄用新人。非常期待帶領新公司開展工作。”
豐田董事、TRI首席執行官吉爾·普拉特(GillA.Pratt)計劃將擔任新公司的董事。他表示,豐田過去因豐田生產方式(TPS)而聞名。除了硬件制造外,還將TPS這一基礎思想體現到軟件制造中去,這無疑將大幅提高豐田在軟件方面的技術實力。
這正是TRI過去努力的方向,今后,TRI-AD將更快地加速前進。
新較量
不僅豐田,本田、日產等車企紛紛通過自建新的研發機構或跨界與IT等領域的企業結盟,加快速度朝電動化、智能化及網聯化的方向前進。
本田去年在東京成立R&DCenterX,這有別于該公司此前專注于硬件的基礎研究中心,其發展方向側重于軟件,主要負責探索新興技術,例如機器人技術、智能移動系統、能源管理等,以及新的商用車研發,以進一步豐富本田現有的車型陣容。日產則通過進行許多跨界合作來應對汽車產業轉型期,比如和微軟在拉斯維加斯合作開發車載微軟小娜(Cortana),從而尋求汽車和駕乘者的最佳聯通方式,以及在日本跟DeNA等互聯網企業一起合作,針對無人駕駛汽車在商業服務領域的發展進行測試。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無論是汽車傳統巨頭還是新興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皆爭相研發面向無人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新技術。
目前,與國內正興起的蔚來、小鵬汽車等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相比,跨國車企巨頭在資金、技術等方面明顯占到上風。當前國內沖在最前面的幾家互聯網造車企業,手中握有的融資額大約從幾十億到兩百億人民幣不等,而豐田僅這次與其零部件供應商投建新公司的金額就近180億人民幣。
此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汽車傳統巨頭除了加快發展混動動力和純電動汽車之外,還在合力撬動氫燃料電池車市場。
3月6日,豐田、日產、本田、JXTG能源公司、出光興產公司、巖谷產業公司、東京燃氣公司等11家公司,成立了旨在體系化建設氫燃料電池車加氫站的“日本加氫站網絡公司”,計劃到2022年3月的4年時間里建設80座加氫站作為第一期目標,力求之后繼續擴建,為氫燃料電池車普及和推廣“鋪路”。(李溯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