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春節假期歸鄉三大主題霸屏
前期 怕逼婚怕審問
春節假期,家鄉主題內容霸占眾多網友的社交媒體,從微博到朋友圈,再到短視頻網站,具體內容也在短短幾天內經歷了快速的變化。
春節假期將至時,網絡熱門話題是即將回家的準備,一方面是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即將到家的興奮,另一方面則是帶一點戲謔性質的類似“回老家生存手冊”的文章,指導在外工作即將回家的人們,如何應對家鄉父老對個人在外生活狀況、收入狀況、感情狀況的逐項“審問”。有網友表示學習這個是半開玩笑半認真,對即將回到的陌生環境,有一絲忐忑。
中期 曬風土人情是主題
春節假期開始后,隨著大量在外工作的人們回到家鄉,家鄉的風土人情也成為各自社交媒體上霸屏的主題,久違的故鄉景色和父老鄉親,構成了配合各種帶感情文字的主要配圖。很多人在城市里工作,過年回到老家,或許覺得老家的一些元素有些土氣,尤其是城市和農村的巨大生活差別,成為了最具話題性的元素,很多人帶著自嘲和開玩笑的口吻曬起了這樣的照片,一篇《網友曬過年回家前和回家后照片:在外名媛回家劈柴》的文章比較典型,文中包含了很多網友曬的自己在城市里和回老家后的照片對比,基本都是城市里的形象是穿著時尚,但回到老家,穿上棉襖等衣服,在形象上的巨大反轉成為這些照片的“賣點”。此外,已經習慣城市生活的人們,對老家的一些觀念、規矩進行吐槽,也成為熱門內容。
后期 紛紛抒發離愁別緒
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返程又成了朋友圈攝影大賽的主題,在各種社交媒體上,各種抒發離愁別緒的照片在前天和昨天開始集中霸屏。
對話
城鄉二元國情讓鄉愁刷屏長期存在
對話人:唐鈞 中國社科院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
北青報:每年春節期間,回家離家的主題都會成為熱門話題,也成為社交媒體的刷屏主題,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唐鈞:表達對家鄉和親人朋友的思念,這是人之常情,很正常。這樣的情緒集中表達,和國情有關,一方面由于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大城市資源多,就業機會多,很多人在自己的家鄉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離開家鄉到了大城市工作,另一方面我國幅員遼闊,容易造成工作所在地和家鄉距離遙遠,平時難得回家,只有在時間充裕的假期才方便回家。此外,我國春節也有回家過年的傳統,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春節期間,人們在工作地和故鄉之間大規模集中流動,交通上有了春運,感情上就有了家鄉主題在每年春節期間的流行。
北青報:這樣的情況有沒有可能改變?
唐鈞:一段時間內應該不會出現大的變化,因為大城市還是集中了最好的資源和就業機會,這并不是說改變就能改變,有其發展的規律,肯定還是會有很多人在家鄉或者離家近的地方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機會更多的大城市里工作又離家較遠,另外,隨著交通的便利,可能更加方便年輕人離開家鄉到大城市發展,春節期間的大規模遷徙還是會發生,這些情況也還會存在。
本組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