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賣家而言,在淘寶平臺流量有限的情況下,借助返利網站等第三方平臺為其導入流量,是增加銷量和推廣品牌的常見手段。
現階段,五花八門的返利形式充斥市場,在互聯網巨頭的介入下,一些小返利網站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如果沒有超強的技術、營銷手段和忠實的買家用戶等優勢,很難為合作商家導入流量,商家和其進行合作也沒有保障,因此,淘寶賣家應盡量選擇信譽高、實力厚的返利網站或商業網站進行合作。
“親,你家的產品很適合來我們平臺做推廣,保證一天能走50件至300件的銷量……”
近日,多位淘寶賣家收到來自“拼返利”網站的合作邀請。對于賣家而言,在淘寶平臺流量有限的情況下,借助返利網站等第三方平臺為其導入流量,是增加銷量和推廣品牌的常見手段。
而這一次,時常和返利網站打交道的淘寶賣家們,卻說自己“被騙了”,非但沒有獲得從拼返利網站上導過來的流量,而且都取不出之前在該網站的押金。
“被騙”金額累計達20多萬元
據了解,商家為了促進產品銷量,將一部分利潤分給推廣者,推廣者又將部分利潤返還給消費者,即為返利網站。作為導購平臺,返利網站按銷量分成的方式向商家收取傭金。
8月1日,從事食品交易的淘寶賣家李瑞(化名)像往常一樣忙于回復買家的咨詢,旺旺的叮咚聲接連不停,其中,一條自稱拼返利活動專員的尋合作的對話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加其QQ“春秋—招商部”為好友進行下一步的咨詢。
“我們只扣除所賣產品的5%提成,不收取任何費用……”相比較其他返利網站8%至10%的提成,“春秋—招商部”給出的價格,讓李瑞心動。
“對方承諾,如果一周推廣不完300份商品,剩余的押金可以進行提現,3到5個工作日就可到賬?!边@份承諾打消了李瑞后顧之憂。常年與網打交道的他,在確定拼返利網站的域名備案齊全、非釣魚網站后,便在對方的引導下參加了300份產品活動,通過支付寶對其經營公司轉賬9000元押金。
然而,活動過了兩天,李瑞便察覺出蹊蹺,因為并沒有從拼返利網站上導過來的流量、買家也沒有增加。感到困惑的李瑞,隨后便與“春秋—招商部”進行聯系,卻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
一直等到活動推廣周期結束,李瑞去拼返利網站申請提取押金無果,印證了他“被騙”的猜想。而多次聯系“春秋—招商部”的結果是被對方拉黑。無奈的李瑞只好在聚投訴平臺進行投訴。
8月12日,在李瑞的介紹下,法治周末記者加入“拼返利騙人受害群”,群里有26位成員,其經歷和李瑞類似,都是在拼返利網站上進行活動,卻沒有增加流量;而不同淘寶賣家向平臺所交的押金,全部凍結在拼返利平臺無法提取,其中,小到幾百元,大到上萬元,累計金額達到20多萬元。
對“新老”客戶不同回應
在工信部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對拼返利網站網址進行查詢得知,其經營公司為“東莞市君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工商公示信息顯示,東莞市君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成立,其法定代表人為周清春,注冊資本為100萬元人民幣。
法治周末記者在拼返利網站看到一則“關于拼返利用戶提現以及運營公告”的消息,發布于8月6日,其內容為:目前由于買家商家的數量眾多,資金提現需較長時間核對結算,故此,所有申請提現請提前一個月內申請;8月1日暫停所有活動業務,以上公告由8月1日正式實施。
“一邊對已經投了錢的淘寶賣家不做回應或直接拉黑,一邊還在添加新的淘寶賣家QQ為好友,騙他們參加平臺所謂的活動?!崩钊鸶嬖V法治周末記者。
8月13日,法治周末記者以淘寶賣家身份加“春秋—招商部”的QQ,順利通過。對方用相似的口氣保證:“5天完成300份銷量……如果賣不完,剩余的錢可以提現,兩天內到賬?!碑斢浾叻磫柶涔倬W公告寫8月1日暫停所有活動業務時,對方解釋:“8月1日當天公司搬遷,現在早已恢復運營?!?/p>
而據群里用戶反映,至今未聽到拼返利活動專員的任何說明,也未取出自己在平臺上的押金。
“而且,官網首頁上展示的商品,也并非淘寶賣家自己發布,是平臺拿賣家商品的鏈接放到自己網站上,營造出一種運營的假象?!崩钊饘⒆约旱陌l現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法治周末記者在其網站隨機選取3個商家,通過旺旺對店主進行詢問,得到的反饋也均為“未參與拼返利網站上的活動”。
隨后,法治周末記者向拼返利網站上僅有的聯系方式——客服郵箱發去采訪郵件,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回復。
或構成民事欺詐
26位淘寶賣家,應如何追回自己的押金?
北京郵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永江表示,從拼返利活動專員不按照約定返還押金、拒絕回復、受害者眾多等情節看,拼返利網涉嫌詐騙他人財物;至于是經濟糾紛還是構成詐騙罪,仍要結合案件具體的事實進行定論。
“一方面,淘寶賣家可以向公安機關舉報、控告對方的詐騙行為;另一方面,也可提起民事訴訟進行維權?!敝x永江表示,由于拼返利網站有真實的域名備案,網站運營者進行過工商登記,因此查證被告較為容易。
北京大悅律師事務所律師梁宏剛提出兩種猜想:一是拼返利作為一家剛成立的網站,面對同類型網站的競爭,用低傭金的方式經營,或可能遭遇經營不善的狀況;二是由于現在網站獲取備案比較容易,也不排除其披著合法的外衣故意進行詐騙的可能性;但鑒于所涉金額不大、公司運營主體仍在,難以認定為刑事詐騙,從受騙的淘寶賣家提供的信息資料來看,該案涉嫌民事欺詐。
“淘寶賣家和拼返利公司之間的推廣活動,為兩個商事主體之間的交易行為,雙方已形成合同關系、契約關系,如果公司違約,淘寶賣家可向法院提起訴訟,并申請財產保全,盡量減少已造成的損失?!绷汉陝偙硎?。
鑒于這樣的訴訟糾紛,因受害者與網站經營者不在同一個城市,會面臨到維權成本高、周期長、取證難等因素,受害者往往選擇忍氣吞聲、直接放棄。對此,梁宏剛建議,受騙商家可以共同委托律師進行訴訟,將立案和搜集證據等相關訴訟的工作委托律師代理,盡可能降低維權成本。
梁宏剛進一步表示,現階段,五花八門的返利形式充斥市場,在互聯網巨頭的介入下,一些小返利網站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得更窄,如果沒有超強的技術、營銷手段和忠實的買家用戶等優勢,很難為合作商家導入流量,商家和其進行合作也沒有保障,因此,淘寶賣家應盡量選擇信譽高、實力厚的返利網站或商業網站進行合作,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保留證據,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
法治周末記者搜索發現,除了賣家的錢被凍結在網站無法進行提取,之前也常有買家反映在返利網站提現困難,必須達到某個周期或者積累夠某個金額才可進行提取。
在行業觀察家洪仕斌看來,返利網站之所以會“拖延”商家或買家的提現時間,是因為資金沉淀形成的資金池,是返利網站除了收取商家提成外的另一個利潤來源。
“但返利網站僅憑返利一項模式是走不長遠的,如果商家直接讓利給買家,那么,返利的商業模式將變成多余的環節,可謂‘雞肋’?!焙槭吮笳J為,除非返利網站已積累到足夠的用戶量,或許可實現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