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2016年歐洲杯以葡萄牙1—0戰勝法國奪冠落下帷幕。而在這期間,中國的球迷也是在熬夜看球,也許還沉浸在歐洲杯的激動心情中。根據歐足聯公布的數據顯示,歐洲杯開賽的5天內,在中國大陸的央視直播歐洲杯賽,其平均收視率就達到1.49%,也就意味著有3500多萬精準人群在固定收看比賽。除了電視媒體這一塊,還有新媒體下的視頻直播平臺、脫口秀等網絡節目對歐洲杯推出多元化節目也獲得很高的點擊量。而足球的熱潮還沒有褪去,我們就要在八月迎來奧運會,這一重大的體育賽事又將為中國的年輕體育迷們帶來一場場激動人心的比賽。
隨著國家政策對體育產業的大力支持和開放的態度,讓我國體育產業釋放了發展的活力與激情,在近幾年,我國體育產業也得到迅猛的發展。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體育產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體育產業增加值由2010年的約2220億元增加至2013年的約356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20%,總體來說,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呈總體上升趨勢。
看國內大佬如何用資本砸進體育產業圈
不僅是足球賽,還是其他體育賽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在關注自己喜愛的體育賽事。同時,體育競賽表演業、體育培訓業、體育健身娛樂業、體育博彩業、體育用品制造業等等多個體育行業,也受到越來越多的資本家和企業的投資和進軍。萬達、樂視、阿里等國內資本大佬們都高調的砸錢進入體育產業市場,必然是看上了這塊蛋糕,并紛紛布局自己的體育產業戰略。
“財大氣粗”的萬達近日傳出要打造歐洲超級聯賽欲取代歐冠的消息,這無疑在體育市場上掀起了一個大浪。根據近日萬達集團發布的上半年業績快報,其體育控股公司上半年收入33.9億元,完成上半年計劃104.8%,而這也正符合王健林在2016年年會上提出的:未來體育產業是發展重點之一的布局。而這也正說明了萬達集團將重心放在體育產業上,想要大口吃掉體育產業這塊肥肉。而萬達的體育產業布局主要是并購國外知名體育公司、投資國內體育公司、與國內外賽事合作這三大塊。
樂視體育則是簡單粗暴的購買了200多項體育賽事的直播版權,包括NBA、F1、CBA、2014-2015賽季英超的播放版權。近日,隨著穆雷拿到溫網男單冠軍,樂視體育新媒體獨家轉播的2016溫網也落下帷幕了。溫網也成為樂視體育斬獲的首個大滿貫賽事。樂視體育一直旨在打造賽事運營、內容平臺、智能化和增值服務四個支點的垂直產業生態。
相對于進軍體育業界多年的萬達體育和樂視體育來說,阿里體育去年9月份才成立,發展的時間相對晚了,但也在緊趕慢趕著布局體育市場。阿里在成立之初,就達成與國際足聯合作,成為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杯2015年—2022年的獨家冠名贊助商,這無疑是高調的宣布其強勢進入體育市場。阿里體育以IP為核心,引進優質賽事和體育協會、組織,同時又有自己的原創賽事的運營。我們也不得不佩服阿里這個電商大佬的互聯網基因的強大,未來有可能打造一個體育電商平臺,也有可能將體育產業和現在電商平臺的基礎業務進行掛鉤,實現更多的收益。
不得不說的體育產業之火:點燃市場、激起熱情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帶來,體育主動與互聯網牽手,走上轉型的道路,一些O2O體育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用互聯網思維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近兩年我國的體育產業得到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主要有幾點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