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傭金模式快速獲得市場占有率是愛屋吉屋等互聯網中介一直在講的故事,拉來了風投也忽悠了消費者,在一連串宣傳轟炸下,讓這個互聯網中介成為了街頭巷尾的熟臉。不過待故事講完,今年以來愛屋吉屋在北京和上海的市場占有率逐月下降。
市占率下滑
講一個動聽的故事,可以在資本市場獲得融資,但是如果公司沒有盈利能力,結局只能是被資本拋棄,在行業的激烈競爭中淘汰出局。
以愛屋吉屋為代表的互聯網中介在興起之初,以“互聯網線上房產交易平臺”獲得資本市場認可后,打著低傭金的旗號進軍房地產中介行業,渴望在短期內以價格戰快速獲得市場份額。
縱觀愛屋吉屋發展的近幾年時間,2015年可以說是該公司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年,在上海市場獲得成功后,開始進軍北京房地產中介市場,正是在這一年,愛屋吉屋在房地產中介的排名開始擠進前五,上海的市場份額將近5%,而北京地區的市場份額約3%。
今年,愛屋吉屋的市場占有率開始不斷下滑。一份來自權威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以上海市場為例,愛屋吉屋在上海的二手房市場份額近期出現大幅下滑,去年11月,上海愛屋吉屋二手房市場份額為5%,時至今年3月已經下調到2.3%,4月更是下降到1.5%。
北京市場也是如此。北京市住建委發布的6月存量房網上簽約統計數據顯示,愛屋吉屋在經紀機構中排名第六位,簽約套數228套,全月北京共成交15594套,愛屋吉屋的市場占有率為1.46%。而5月該公司市場占有率為2.03%,當月全市成交27752套,愛屋吉屋簽約564套。據了解,今年初愛屋吉屋的市場占有率約3%。
內憂外患
業內人士認為,愛屋吉屋市場份額開始下滑,一方面是提高傭金比例后,價格優勢相比之下不再明顯;另一方面是客戶投訴較多,影響該公司的品牌及信譽。
低傭金模式雖然在短時間內搶占了一定市場份額,但難以持續,愛屋吉屋在盈利困難的情況下,開始提搞傭金比例。2015年11月30日,愛屋吉屋在二手房交易收費中增加了0.5%的擔保服務費,實際上是變相上漲中介費至1.5%。
“本來成交量就不高,中介費上漲后,成交量更少了。”曾就職于愛屋吉屋的王先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此情況下,愛屋吉屋員工離職較為頻繁。日前,更是傳出南京愛屋吉屋400人的團隊全部跳槽至競爭對手金色家園網的消息,目前已辦理入職的有200多人。
不僅是企業內部員工離職事件,愛屋吉屋也面臨客戶投訴不斷的問題,近期發生的愛屋吉屋北京員工騙租事件只是眾多投訴問題的一個縮影。此前第三方輿情監測公司谷尼國際軟件(北京)有限公司就傳統房地產中介和互聯網傳統中介的輿論口碑進行統計分析,監測維度包括騷擾電話、假房源、抬高房價、金融服務、轉型等方面。監測數據顯示,互聯網房產中介中,投訴愛屋吉屋的媒體關注度最高。
對于上述騙租事件,愛屋吉屋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服務業沒有零投訴,關鍵是處理投訴的態度。相關經紀人因嚴重違規已被處理,客戶的損失也已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