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上“網紅”馬上“售罄” 和銷售直接掛鉤
報道稱,“網紅”趁著“K-BEAUTY”熱潮,成為韓國流通企業進軍中國內需市場的重要宣傳對象。
尤其是和化妝品、購物有關的品牌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網紅”經濟的效果。愛茉莉太平洋的韓方洗發水品牌呂,最近邀請了中國美容領域的10名“網紅”,為他們提供從頭皮護理到洗發和彩妝的“全套服務”。在5天4夜的訪韓日程中,“網紅”們又出席了購物中心、免稅店等三家企業的活動后,分別在各自的社交賬號上發表了后記。兩個月后,呂在中國的月銷售額創下1300萬元紀錄,和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7倍。
呂的相關人士說:“看到銷量激增,切實感受到了傳聞中的網紅效應。”“我們計劃本月中邀請‘明星級網紅’,并將活動的全過程拍攝成視頻。”
韓國現代百貨商店去年每個月邀請一次“網紅”,共邀請了60名“網紅”來到現代Premium Outlet金浦店。結果,今年初外國游客的銷量比重增長了一倍(4.1%)。新世界百貨商店去年5月在“網紅”造訪韓國后一個月間,中國微博的粉絲數就增加了100萬人,化妝品品牌菲詩小鋪也邀請了5名“網紅”出席與歌手秀智一道舉行的美容演唱會,創下了200次萬點擊量。
崇實大學教授(前韓國流通學會長)安承浩(音)說:“就現階段來看,中國消費者很信賴并容易接受“網紅”的評價,因此韓國企業應該尋找利用他們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