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第一代iPhone正式發布,創新的操作方式瞬間引爆世界,也徹底成就了蘋果和iOS。
而作為同行最大競爭對手的谷歌,也很快推出Android操作系統與之對抗。
但人們發現,多年以來無論是Android還是iOS都經過了數次迭代更新,但Android始終處于追趕iOS的地位,而且至今仍有些地方對比iOS存在明顯短板。
對此,國外媒體BGR網站進行了一下梳理,整理出了Android一直落后iOS的五個地方,也許正是這些內容保證了每一代iPhone出現后都會大賣。
一、用戶體驗
毫無疑問,iPhone們的用戶體驗依然是值得全世界手機公司學習的,這是因為蘋果完全掌握了手機硬件和系統平臺的話語權。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才能使用到諸如iMessage、FaceTime、Apple Pay這些非常好的服務,而如果你還擁有其他iOS設備或是Mac,連續性也會讓數據共享變得更簡單。
公平地說,Android的用戶體驗也是隨著版本更新而提升的,但存在一些難以改善的問題。Android是開源系統,主流手機OEM廠商便多達數十家,而廠商們又喜歡通過所謂的獨家界面、功能吸引用戶。也就是說,三星、LG、索尼的Android都不是谷歌的Android,它們有著各自的界面、不同的自有軟件功能和體驗,這造成了Android不統一的用戶體驗。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谷歌支付為何無法像Apple Pay那樣迅速普及?因為三星還有Samsung Pay。
二、軟件更新
顯然,軟件更新也是Android致命的弱點。每一年,最新的Android版本只會登陸Nexus系列,而這個谷歌與OEM商合作的硬件產品線實際上全球占有率少得可憐。即便是最受歡迎的Android機型三星Galaxy S系列,基本上需要等到第二年才能獲得更新。
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發布的Android Lollipop仍是目前最普及的版本,份額達35.4%,其次為KitKat(31.6%)。而蘋果方面,每一款iPhone基本上都可以獲得三次重大版本更新,這顯然是谷歌無法實現的。
三、安全性
開源是Android的優勢,也是劣勢,比如在安全性方面,木馬、病毒廠商可以更輕松制作間諜軟件,在非官方的應用商店中散布(即便是谷歌Play也不止一次出現間諜應用)。而蘋果方面,iOS的限制性和嚴格審核機制,顯然更難攻破。再加上蘋果在今年iPhone破解案件中的堅持,保護用戶隱私已經成為蘋果的另一個金字招牌。
四、第三方應用
與上面幾個方面相似,嚴格控制硬件、系統平臺,讓App Store擁有更好的體驗。它對待開發者更加嚴格,保證了應用的設備兼容性、較高素質和良好使用體驗,并且會針對iPad、Apple Watch等不同平臺進行適配和優化,這也是Android方面需要加強的。
五、客戶服務和支持
顯然,蘋果還是一個硬件公司,全球擁有數百家專賣店,提供銷售和售后服務。如果你的iPhone不幸發生故障,在手機App上預約一下最近蘋果專賣店的天才吧,就可以享受一對一的售后服務,往往會直接獲得一臺新機。而對于殘次不齊的Android廠商來說,有時候修一款手機可能會讓你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