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系統已用上了4.5G
開園已兩周的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最受歡迎的餐廳是芝樂坊,度假區外省市游客來自安徽省的最多……簡單的陳述背后是一個無序運動的數據運行世界。通過基站實時位置數據分析,并結合用戶及第三方相關數據關聯分析,中國電信將為廣大游客、公眾實時、生動地展示度假區相關的客情監測、客流預警、商圈規劃等大數據分析。
而在5G尚未正式到來之際,運營商基于4.5G技術的窄帶物聯網已經有非常精彩的實驗案例,上海聯通本次展出的智能停車系統就是一大應用亮點。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的停車場中,就已在地磁中嵌入4.5G芯片實現停車位管理,可以做到預約停車(預約后鎖定車位)、查看當前車位狀態以及演示模擬支付等功能。
避免流量“溜走”有“訣竅”
期待5G到來的同時,不少用戶也提出新疑點,使用4G后就感到流量消耗速度明顯加快,對此,相關人士介紹,用戶有流量消耗變快的感覺,主要還是因為單位時間內因為瀏覽速率的提升,導致信息接收量的增多。為了避免流量偷偷“溜走”,不妨試試以下“小竅門”:
• 使用智能手機時,千萬不要以為按了Home鍵就是退出應用了,盡可能的使用“退出”按鈕;
• 關閉手機中應用軟件自動更新、系統自動同步的功能,在wifi情況下再進行更新;
• 手機收發郵件雖然方便,但遇到超大附件時比較耗流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關閉自動收發功能;
• 關閉瀏覽器、微信、QQ等應用的圖片自動顯示、接收功能,并設置朋友圈視頻僅在wifi情況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