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像是風暴眼的中心,外圍早已烏云密布,中心卻保持一片安寧。”11月剛去過克里米亞的俄羅斯人娜塔莎對《環球時報》特約記者這樣說。然而在外界看來,克里米亞這段時間并不平靜:11月9日,俄聯邦安全局在塞瓦斯托波爾市截獲數名烏國防部情報總局成員;11月20日,烏克蘭安全局人員在克里米亞扣押兩名俄羅斯軍人;12月1日,烏克蘭在克里米亞附近空域試射地對空導彈,俄烏為此爭吵了一周……圍繞克里米亞的“俄烏斗法”一直在上演。不斷受到烏克蘭斷水斷電的威脅,同時還受到西方的制裁,克里米亞的發展當然面臨諸多困境。但在很多俄羅斯人眼中,克里米亞“一如既往的美麗與安靜”。娜塔莎說:“自蘇聯解體后,好日子本來也不多,人們早習慣了苦日子。”
居民收入增長了近2倍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直轄市舉行公民投票,超過9成投票者同意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3月18日,普京批準克里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以兩個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今年7月底,普京將俄南部聯邦區和克里米亞聯邦區合并,從而徹底完成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版圖的全部程序。俄國內認為此舉標志著“克里米亞與俄聯邦一體化過渡階段結束”,克里米亞真正“回家”了。
兩年多來,俄羅斯和烏克蘭勢同水火,克里米亞北邊的烏東部地區戰火紛飛,一片焦土。此前,烏克蘭經常威脅給克里米亞斷水斷電。11月23日,俄羅斯提請聯合國安理會關注烏克蘭對克里米亞實施水封鎖問題。俄羅斯衛星網說,2014年4月,基輔下令關閉北克里米亞運河閘門,而該運河保障了克里米亞居民85%的飲用水需求。俄羅斯常駐聯合國第一副代表彼得·伊利喬夫認為,烏當局這一舉動侵犯了人民享有飲用水、食物和衛生服務的權利,違反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相關決議,而且,“飲用水封鎖還不算完,之后還有能源和食品封鎖”。
雖然克里米亞有這樣那樣的煩惱,但總體而言,這里政治穩定,沒有像烏東部那樣卷入戰火。俄羅斯中央政府財政拮據,但也頻頻向克里米亞施以援手,那里的居民和大部分俄羅斯民眾一樣,能從政府領取退休金和一些補助。
俄羅斯politrussia網站說,克里米亞入俄近3年來,當地年預算額與烏克蘭時期相比增長近5倍,達866.5億盧布。與2013年相比,居民的工資增長了近2倍,月平均工資額為2.4萬盧布,平均退休金與3年前相比增加至2.5倍,月平均達到1.16萬盧布??死锩讈喰侣劸W引述當地分析人士安德烈·維杰斯基的話說,在烏克蘭時期,克里米亞一半的預算資金靠自己的收入,而加入俄羅斯后,67%的預算由中央政府提供。
得益于盧布貶值和局勢相對穩定,作為克里米亞經濟支柱的旅游業發展勢頭有增無減。俄羅斯旅游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只有200多萬人口的克里米亞接待了460萬人次游客,比2014年增長了21%。俄羅斯《觀點報》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日,克里米亞今年游客已達到500萬人次,未來有望增長到650萬至750萬人次。除了俄羅斯人,來自塞爾維亞、中國的游客正在持續增加。
“雖然11月是淡季,但游客照樣很多,克里米亞半島最大的城市塞瓦斯托波爾的國際機場特別忙碌,飛機一班接著一班。”現年30歲的娜塔莎前段時間剛到克里米亞,她目前在莫斯科一家雜志社工作。她說,蘇聯解體后,烏克蘭東部經濟二十多年陷入停滯,但克里米亞是個旅游區,當地居民生活還是有保障的,“不過島上的基礎設施和工業這么多年完全沒有起色”。
俄高級經濟學院教授葉夫斯塔夫耶夫認為,當地基礎設施發展滿足不了經濟需求。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最新一項民調顯示,克里米亞民眾最不滿的就是道路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