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有微博網友發布消息稱,河北省保定市淮軍公所失火。27日,保定市委相關部門就此事回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火勢已被控制,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現場目擊者張先生告訴澎湃新聞,27日上午8點20分,他下樓時看到淮軍公所上方冒著濃煙,當時鄰居已報警。他繞到建筑正門,看見屋頂有明火,建筑物未倒塌。隨后,消防趕到現場,8點50分左右火勢得到控制。
張先生介紹,三四年前淮軍公所修繕時,內部住戶已經被遷走,公所和附近小區住戶是隔開的,平時外部人員也進不去。
據燕趙晚報2008年報道,淮軍公所是19世紀末李鴻章為紀念淮軍而建的昭忠祠,并兼有安徽會館之功能?;窜姽幠:甏?,占地面積約40畝,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分為前院、戲樓、公祭區等七個區域,是一座兼具南北風貌的混合建筑體。該建筑于1991年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公布為“中國近現代優秀建筑”,1994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報道稱,淮軍公所修繕工程包括搬遷原有居民住戶,對淮軍公所內及周邊非古建房屋實施搬遷拆除等工作,其區域包括東至淮軍公所小區A區,西至環城西路,南至興華路,北至體育場街的區域。上述區域內的所有非古建住戶最遲當年11月28日搬離。
27日上午,保定市委相關部門回應澎湃新聞稱,經初步了解,上午8點左右,保定淮軍公所失火,原因初步判斷為附近住戶電熱毯著火,該住戶沒有及時滅火,導致引發隔壁國保文物起火。目前火勢已被控制,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隨后,分管淮軍公所的保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調研員馬永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淮軍公所起火是由隔壁一家住戶內燃引起,該住戶使用電熱毯取暖時不慎著火,目前火勢已經得到控制,該住戶已經被警方帶走調查。
馬永祥稱,該住戶為老住戶,一直住在淮軍公所保護區內不肯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