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粒(化名)掏出手機,點開了一段小視頻,視頻中的緬甸北部山區槍聲四起。20日下午,她脫了鞋,挽起褲腿兒,與10多名緬甸難民一起,走過一條小河到了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海鎮。
艾粒是由中國外派到緬甸東北部邊境城鎮勐古的一名教師,她回憶說,20日4時15分,她被屋外的槍炮聲震醒了,“槍聲太近了!”
以往,時常發生的武裝沖突都在城郊或者山上,可當天,艾粒感覺“打到城里來了”。她猜測所有的鄰居都會感覺到是在自家圍墻外面開槍,“實在太近,響聲震天!”
被槍炮聲吵醒后,艾粒躺在床上睡不著,一直睜著眼睛等到天亮。天亮以后,艾粒上網得知,沖突在當天凌晨2時多打響,發生沖突的地方的確在生活區周圍。
與此同時,這次戰爭不同以往——天亮了,炮轟的聲音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停止,還在繼續。“流彈不長眼,出去更危險。”這是她在緬甸生活一段時間后總結的經驗。
真正讓她意識到危險的是,20日下午3時許,她在學校旁邊住宿的地方,看到直升機在天空盤旋,她以為是運送物資的飛機。愛發微博的她習慣性地拿起手機,對著天空拍了一段小視頻,但當飛機投擲的炸彈爆炸時,她才意識到危險就在自己眼前。
她拼命跑回房間,收拾好自己的東西,與10多名緬甸勐古當地的居民一起向中緬邊境方向跑去。她看到,有的緬甸居民不僅隨身帶了一些值錢的東西,還背上了棉被,大家一路沉默。
趕到芒海鎮,艾粒一下子感覺松了口氣,趕緊給在貴陽的父母打了電話報平安。艾粒只簡短說了幾句就掛斷了電話,她擔心父母可以從電話中聽到遠處傳來的槍炮聲。
今天下午,芒海鎮聚集了2000多名難民,邊境線上,臨時難民安置點的帳篷已經趨于飽和,許多老百姓的家里也陸續住滿了人。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看到,安置點里,大家三五成群地討論戰事,臉上表情逐漸平靜。云南當地政府和企業工作人員開始為臨時難民安置點架設電線,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相繼運達。(通訊員 劉春媛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白皓 裴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