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九十九溪,晉江人就有了詩意生活的理想棲居地。
今年“五一”假期,“狀元故里 環灣新城”——池店鎮所在的九十九溪田洋核心區以“農文體旅”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驚艷亮相, 向大家詮釋了“城在田中,田在城中”的和諧畫卷,讓4萬多都市游客找到了回歸自然的好去處。此次“五一”活動被人民日報、中國日報、新華網等國家級主流媒體關注并報道,抖音、小紅書、微信視頻號等社交媒體瀏覽量超400萬次,轉發量超5萬次,“九十九溪”也成為泉州地區最熱門的打卡標簽之一。
“農業筑基、文化鑄魂、體育賦能、旅游引流”是一條“文旅+”模式的路子,也是九十九溪正在走的路子。今天,我們一起看看,池店鎮在“五一”期間是如何打造出一個集閩南生活、文化藝術、自然體驗、度假元素于一體的“當代閩南都市田園聚落”。
農
田園實踐 樂享農耕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九十九溪,是因為該項目由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王澍主筆設計。該項目規劃面積約10855畝、 以“都市浪潮前的城中央田園”為定位、形成“城在田中,田在城中”的獨特景觀……
去過九十九溪的人都知道,該項目位于晉江城市核心區,距市中心僅5公里,閩南紅磚厝村落風貌和現代農業文化,構建了“都市田園綜合體”的面貌。
而今年“五一”期間,走進九十九溪體驗農耕的人則感嘆,“百聞不如一見,一見不如實踐。”
“五一”期間,該項目打造了“田洋九九 漫野童玩”區域,設置了“漫味小廚:新灶生火煮鮮食,小寶下廚烹美味”“漫游尋鮮:提網捉魚河邊趣,萌娃打撈憶鮮活”“漫沙拾趣:考古探秘開寶藏,囝仔淘沙繪時光”等多個環節,孩子們可以在田野中玩樂,感受自然野趣。
“我們經常帶小孩子去挖沙,但是在田間地頭挖沙、挖土,與在商場的游戲區截然不同。孩子挖得很起勁、很開心,我們也開心。”來自泉州臺商投資區的吳先生說,他特地帶著3歲的孩子到九十九溪欣賞鄉村的自然風光,體驗農田的樂趣。
小朋友能找到樂趣,青少年也可以。只要在“九九農夫”研學處報名,就能變身“農夫”,可以挖馬蹄、插秧、摘青瓜,還可以DIY艾草錘、做芋頭餅、蒸龜粿……
“‘五一’期間,每天起碼有40組學生參與,每組3~4人,為了幫助學生更加了解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農業,提升體驗感和參與度,我們安排老師直接在田間授課,幫助他們了解農業發展的歷程,增強對鄉村文化的認同感。”項目研學負責人說。
“自然與書籍的融合,才能讓孩子們理解書本知識源于土地。”采訪中,記者偶遇帶著孩子前來研學的力高幼兒園園長曾萍雅。她說,幾天前,幼兒園在田洋組織了一場以“自然為書 童心為徑”為主題的春日研學之旅。“給予孩子在自然中探索的勇氣和好奇心,會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種子,幫助他們走向更遼闊的遠方。”
孩子有孩子的樂趣,成年人也有成年人的快樂。
在九十九溪東部景亭的陰涼處,來自泉州豐澤區的黃女士吃著五香卷,身邊還有三盒馬蹄。“馬蹄特別新鮮,都是村里的農民現場削皮的,我準備帶回家炒雞蛋。”黃女士說,逛到“阿嬤菜事場村集”時,她看到新鮮的馬蹄果斷下單。
本地游客要寵,外地游客也要寵。“五一”期間,池店鎮特地在九十九溪準備了1萬個“春風得意馬蹄吉”馬蹄禮包放置于入口處,游客們憑來晉江的機票、動車票、高速公路通行記錄、演唱會門票等即可領取。
文
非遺之聲 田野回響
5月3日,來九十九溪的游客數量“爆表”,達到最大峰值。當天, “國寶級”民俗藝術泉州“宋江陣”閃亮登場。
現場,龍虎旗揮舞開道,108名頭戴簪花、身穿戲裝和盔甲的“水滸傳”人物依次登場。在“咚咚咚”的戰鼓聲中,民俗藝術“宋江陣”的精彩演出開啟。
演員們環形穿繞,不時變換陣法,輪番上演了“蜈蚣陣”“黃蜂出巢陣”“連環打陣”“八卦陣”“長蛇陣法”等精妙陣法,現場觀眾發出陣陣掌聲和叫好聲。
除了陣法表演,現場還有精彩的武術和高甲戲。
11歲的許子宸騎在父親肩上看得入迷,直拍手說“太好看了,太精彩了,很有趣。”許子宸媽媽吳碧云告訴記者,“聽說有‘宋江陣’表演,我們特地從青陽來看,因為這個演出以前沒見過。”
“‘宋江陣’本就是來自田間地頭,是寓兵于農的產物;來到九十九溪表演,回到了‘宋江陣’最初的根。”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主任周杰俊說,這也是復原后的“宋江陣”第一次在田野上演出,“這是一場不忘本來,面向未來的展示。”
據悉,宋江陣源起于軍事戰爭和《水滸傳》,由民間傳統武術與軍事實操技能相結合而成。明末清初,泉州一帶的農民好習武術,每逢廟會,便裝扮成梁山泊英雄,游鄉串社,表演各種鄉團訓練和軍旅步戰武術陣法,俗稱“套宋江”;后來逐漸形成集武術和舞蹈、雜技于一體的廣場表演項目,并搬上舞臺演出,叫作“宋江仔”,原由兒童扮演,轉變為成人扮演后,即成為“宋江戲”;當“宋江戲”與“竹馬戲”結合后,就演變出另一劇種——高甲戲;而當少林武人與“宋江戲”結合后,又演變出武術表演的“宋江陣”。
“這次演出很棒,重現泉州‘棍棒手撲,妙絕天下’的民俗風采。”在演出現場,晉江市文保中心主任吳金鵬說,“宋江陣”源于農耕文化,到了九十九溪演出,就是回到了原有的文化。“這種‘產生于鄉村,回到了鄉村’的演出更容易和游客產生共鳴。池店歷來有尚武傳統,現在潘湖、霞福、唐厝、溪頭等村至今還有非常不錯的武術班底,可以邀請更多年輕人來參與,進一步復原武獅、舞龍陣頭,打造池店自己的‘宋江陣’。”
“五一”期間,九十九溪還依托李煥之藝術館等載體,結合狀元展、剪紙展、南音展演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推動非遺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全力打造“鄉村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旅
詩意田園 可感可觸
“農文體旅”,“旅”是體驗感、多元化、吸引力、滿意度……“五一”期間,九十九溪的田洋九九運營公司在田洋自然村為大家準備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田洋漫漫生活季”活動。
其中,水上項目是“田洋漫漫生活季”重頭戲, 通過挖掘水系資源,打造漂浮于水域中央的竹筏水上舞臺,以露營區與東部景亭為觀演空間,突破性將音樂會與自然水景、田園風光融合,構建“水上音樂會+田園生態”的復合場景。
5月2日,本地音樂人楊宗南(《走筆釀天涯》主創)和南音新勢力樂隊受邀聯袂演出,以波光水色為舞臺,通過“田園+音樂+水景”的獨特氛圍,為游客帶來“人在畫中游,樂在水上聽”的沉浸式體驗。
“這是我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出場,坐在皮劃艇上,從小溪到舞臺上,感覺非常好。”楊宗南表示,這里有一種讓人親近自然的舒適感,讓人放松下來。“我會把田洋介紹給音樂、文學領域的朋友,大家可以在這里靜下心來交流、創作。希望未來能夠讓‘世界走向田洋,田洋走向世界’。”
歌者因環境舒適,投入表演,最盡興是觀賞的游客。“感覺特別好,聽著音樂,看著稻田、溪流,非常放松!”從廈門來晉江游玩的游客李婷婷說,到了晉江后,朋友便帶著她來露營,“體驗感還是很好的,有人氣、有配套設施,又不會太嘈雜,非常適合休閑。”
喜歡安靜的朋友,可以到位于田洋九九主街一處斑駁殘墻邊的“萬代松”快閃店邂逅一杯不一樣的咖啡。“萬代松”是閩南語“萬代爽”的現代詮釋。“萬代”即永恒,“松”喻常青,諧音“爽”;寓意著無論在怎么樣的困境中,也要抱有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咖啡+哲學”的組合,分分鐘讓你慢下來思考。你也可以到剛開業的“十分”便利店內買上一瓶可樂,讓人瞬間興奮。
喜歡親近自然的朋友,還可以沿著水系漫步。有豐富水系并保留農田肌理的九十九溪,是晉江的“綠肺”之一,或許不經意間你就能看到棲息在此處的白鷺、栗葦鳽等一眾珍稀鳥類。
總之,休閑、漫游、嬉戲、品美食、研學、拍照、聽音樂……每個人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正是這份輕松,昨日,由晉江市教育工會、晉江市公安局工會、福建省晉江文旅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以“浪漫‘師’光 良辰美‘警’”為主題的青年職工交友聯誼活動,也選擇在九十九溪舉行。主辦單位希望在這樣輕松、自然的環境中,為單身青年搭建交友平臺、打破社交壁壘,拓寬交友渠道,解決年輕人交友難的問題。
鄉村“火”起來,最喜悅的還屬村民。“這幾天,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到我們村里,年輕人很多,外地人也很多,我們在這邊擺攤也有好‘錢景’。”村民謝幼細說。據田洋九九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五一”期間,到九十九溪的客流中,年輕人達到47%以上,非晉江游客也達到25%以上。
“九十九溪在晉江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項目指揮部正不斷加快安置房、主街、酒店等項目的建設。此次‘五一’系列活動,既是通過田園、文化和產業的升級,進一步激活鄉村經濟的內生動力,展現了‘農文體旅’深度融合的蓬勃活力,也是一次運營的‘壓力測試’,針對活動中發現的問題,我們將會及時調整,努力補齊短板。”蔡清渠表示,去年,池店成功打造“來狀元里,結狀元婚,品狀元宴,生狀元郎”狀元文化IP,使“狀元故里 環灣新城”的鎮域文旅IP一炮打響。今年,池店將繼續發力“農文體旅”融合,圍繞“以田為媒、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這一可持續路徑,把九十九溪田園風光核心區所在的田洋自然村打造成為“既鄉土,又有品位”的“當代閩南都市田園聚落”, “今后,大家每一次想到田洋就有所期待,每一次來到田洋都能有更好的游玩體驗,每一次提到田洋就會想到‘田洋九九,好運久久、幸福久久、健康久久、快樂久久’。”
體
田野綠道 賽事繽紛
“賽道平坦開闊,風景優美、空氣清新。一路上,大家相互加油打氣,氛圍特別好。而且每隔一段距離就設有安全員、醫護人員及補給點,保障充分。” 華僑大學大四學生黃超在參加晉江市全民健身運動會池店鎮“田園風光杯”長跑挑戰賽奪冠后開心地說。
5月2日,由池店鎮人民政府主辦,晉江市長跑協會承辦的2025年晉江市全民健身運動會池店鎮“田園風光杯”長跑挑戰賽舉行。此次賽事吸引了400多名長跑愛好者的踴躍參與。他們在九十九溪畔盡情馳騁,用腳步丈量美麗土地,用汗水詮釋對運動的熱愛。
當天上午7時,現場熱鬧非凡,參賽選手精神抖擻、摩拳擦掌。隨著發令槍響,選手們活力開跑,在希望的田野上留下串串腳印,在奔跑中感受九十九溪的無限風光。賽場外,觀眾熱情高漲,鼓勁加油聲此起彼伏。賽道沿途,裁判員、志愿者、公安民警及醫護人員全程堅守,為參賽選手保駕護航。
經過13.14公里(寓意 “一生一世”,為愛奔跑)的精彩角逐,華僑大學大四學生黃超憑借出色的速度與耐力率先沖過終點,獲得大眾組男子冠軍。此外,陳燕青獲得大眾組女子冠軍。陳永良、吳清治分別獲得退休組男子、女子冠軍。
晉江市長跑協會會長謝國青表示,希望通過本次賽事傳遞“全民運動,親近自然”的理念,傳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展示城市活力。
此前,晉江農商銀行職工健步行活動、池店鎮“百年工運路,健步新征程”職工徒步等多個活動也在九十九溪舉辦。今年初以來,這里各類健步、跑步、太極等比賽活動越來越多。
而項目運營也展開了新的嘗試。今年“五一”期間,該項目挖掘九十九溪水域資源,推出水上自行車、皮劃艇等限量體育項目。
“體育旅游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文化現象,也帶來了發展新機遇。”池店鎮鎮長蔡清渠表示,近些年,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參與性、體驗性、互動性的體育旅游形式更受歡迎,“九十九溪有豐富的水資源,也有田園跑道,發展這一新業態有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接下來,九十九溪還將舉辦各類高質量的戶外活動,讓大家在田園中享受體育帶來的健身、休養、社交、娛樂的休閑體驗。”(記者 曾舟萍 陳詩怡 董嚴軍 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