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辦喪事,熱心慈善。昨日,記者從東石鎮洪塘村了解到,洪塘村村主任張清場帶領其兄弟,不僅響應移風易俗號召簡辦了父親的喪事,還帶頭節省了喪事回禮中的雨傘和香煙,并捐出12萬元,用于支持村里項目建設。這在村里傳為美談。
日前,張清場父親張金土因病去世,享年76歲。記者了解到,張金土曾是洪塘小學校長,為人簡樸,熱心教育事業發展。在其言傳身教下,張清場及其兄弟幾人也十分熱心村里建設和教育事業發展。
此次父親去世,在悲痛之余,張清場和其兄弟經商議,決定傳承父親熱心公益的美德,響應移風易俗號召,簡辦喪事做慈善。“除了移風易俗倡議的簡辦內容外,我們在吊唁回禮上也進行了簡化。”張清場說,他們家族比較大,來往吊唁的有數百人。按村里舊俗,吊唁回禮一般有毛巾、香皂、雨傘、香煙和一小方塊紅布。這次,他們節省了回禮中的雨傘和香煙,并捐出12萬元支持村里項目建設。
“這在村里開了個好頭。”洪塘村黨支部書記張清讀表示,雨傘和香煙這兩項一份就可以節省好幾十元,一場喪事下來可以節省一筆可觀的花費。有村干部帶頭,以后在村里容易形成效應,切實減輕了村民辦喪事的負擔。
不止張清場作為村干部,帶頭響應移風易俗。去年,洪塘村婦女主任張美麗借兒子結婚的契機,就帶頭簡辦了婚宴。“如果按照舊俗,我們得辦近百桌酒席。”張美麗說,后來她頂住舊俗帶來的壓力,以男女方聯姻的形式將宴席減少到25桌,并嚴格按規定控制了每桌宴席的菜金。
“要改變舊俗,壓力是很大的,肯定會被人說閑話。但簡辦形成新風尚,最終每個村民都會受益。”張清讀說,為了推進這項工作,村里帶頭商定簡辦方案,如原本要請一個家族的,就只請家族中的長兄參加;要請一個家庭的,就請家庭中的一個代表參加。在張美麗的帶頭下,現在村里基本杜絕了大操大辦。
“大操大辦,村民的壓力太大了。很多家庭賺一輩子的錢,就為了給子女辦滿月、周歲、十六歲、結婚等宴席,很多人都得借錢辦酒席。”張美麗說,省下大操大辦的錢,村民可以把錢花在更多更需要的地方。
據悉,近年來,洪塘村就已陸續開始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如禁止辦普渡、簡辦婚喪喜宴等。今年初,洪塘村還以村規民約的形式,將移風易俗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如喜宴規模、拱門數量、陣頭數量、開席時間等,都進行了明確規定。 “現在村里很多項目在建設,也越來越多村民積極響應移風易俗,熱心村莊發展。”張清讀說,如今年7月份,村民張家炮80歲壽辰就簡辦了,捐了30萬元善款。(記者_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