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10月,各地土地市場冷熱不一,上海一度火爆,北京卻主動降溫??傮w上,多數城市今年土地收入減收漸成定局。
截至10月30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共成交126宗土地,土地出讓金總額為510億元,遠低于去年同期的831億元,下降幅度約38.6%。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北京全年土地市場減收已經成為定局。
大量土地近期集中推出
土地出讓收入下降比較明顯的還有廣州。10月29日,廣州市財政局局長袁錦霞透露,今年1至8月廣州市本級土地出讓金收入107.4億元,僅完成年度預算的34.2%,同比下降21.8%。預計全年廣州市本級土地出讓金收入185億元,比今年年初預算減收129億元。
而在央企保利[簡介最新動態]的帶動下,上海土地市場相對火爆。10月12日,保利旗下子公司以32.59億元的價格摘得楊浦區平涼街道商住地。此前的10日,保利以總價45億元拍得徐匯濱江兩地塊,11日以21.24億元競得外高橋的熱門地塊。這樣,保利一周內在上海土地市場三次拿地,出手總金額接近百億元。
張大偉認為,10月份整體土地市場將出現不均衡:9月份曾大量出讓土地的城市,為了避免在10月份再次大量出讓土地引發調控風險,可能是主動減少了土地出讓。
這在北京表現得最為明顯。今年的9月份是北京土地市場最火爆的一個月。單單9月份一個月,北京土地出讓收入就達到了257.37億,超過了之前8個月的總和。而到了10月份,北京沒有一宗經營性用地成交,只有6宗工業用地成交。
但更多的城市選擇了加大推地速度。廣州市國土房管局10月29日稱,該局將在近期推出11塊經營用地,總用地面積5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3萬平方米,為今年最大規模土地集中出讓。
除廣州外,其他城市的推地量也有所增加。據中原地產統計,南京、杭州、無錫和長春等地近期都有大量土地出讓計劃。
不過,政府推出地塊并非意味著成功出讓,開發商是否拿地仍要依據房地產市場的具體演變情況。
剛需主導未來樓市
業界之所以關注土地市場,終究是因為土地供應和地價會直接影響到房源供應和房價。
國土部最新公布的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10.4萬公頃,同比減少了一成。其中,住房用地供應7.14萬公頃,同比減少19.1%。
不過,國土部并不認為這會影響未來房源供應,其發出的通稿指出:“前三季度實際供應量相當于前五年同期平均供應量的1.25倍。同時,市場上仍有相當數量的已供用地正在開發或待開發,截至9月底,全國未竣工住房用地約35.33萬公頃,相當于近3年全國住房用地年均供應量的3.71倍,可供開發建設的住房用地充足?!?/P>
房地產調控也給土地市場帶來結構性的變化。2009年樓市火爆之際,各地地王頻頻出現,動輒兩三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帶來的結果就是開發商只能選擇開發成豪宅才能賺回成本,但今年以來,高價地明顯減少,郊區地塊則有所增多。
29日,在以“2012剛需年”為主題的一個論壇上,高策顧問董事長李國平表示,在樓市限購的背景下,剛需成為購房主流,土地成交也大多在郊區,以后這些土地上建的房子也大多會是中小戶型,即剛需房。
對于未來樓市前景,李國平認為,樓市調控政策仍然不會放松,土地供應也主要會集中在特定區域,整個市場由剛性需求主導,市場有一定的成交量,但價格不會快速上漲的局面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