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央企聚焦之下,昨日的上海土地市場分外熱鬧。
10月10日,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網站及網上房地產顯示,經過100余輪的激烈競拍,備受關注的徐匯區濱江XH129B-02、XH129D-01地塊以45億元成交,折合樓板價27055元/平方米,溢價率為42.9%,競得人是保利集團旗下的上海保利建錦房地產有限公司,以及信保(天津)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5億元的成交總價,也讓徐匯區濱江XH129B-02、XH129D-01地塊成為今年以來上海的總價地王。
對于此次拿地,保利方面昨日給出的回應非常簡單——地塊位置很好。
出讓公告顯示,徐匯區濱江XH129B-02、XH129D-01地塊南至瑞寧路,西至宛平南路,出讓面積為66530.1平方米,容積率為2.5,系商住辦用地。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認為,徐匯濱江區域出現“地王”,說明土地市場有熱度,但并不算過熱。這和大型企業資金相對寬裕有關,企業為了長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正常的土地儲備期。
四房企百余輪競價
徐匯區濱江XH129B-02、XH129D-01地塊甫一推出,便備受關注。
上海市規土局網站顯示,共有35家開發商領取了該地塊的標書,最終有4家房企參與了現場競買。
據一知情人士介紹,這4家房企分別是中海[簡介最新動態]、華潤、保利以及綠地。在現場競買環節前半局,叫價主要在保利和中海之間展開;在報價接近40億元時,中海退出,綠地加入競價。
網上房地產顯示,現場競價100余輪,費時超過1個半小時,其間主持人數度提醒競買人“理性應價、謹慎思考”。
上述徐匯濱江地塊遭到追捧,在業內人士的預期之內。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稱,保利、中海、綠地之間出現多輪競價,和其前期采取高周轉的市場策略、大幅回籠過資金有關。此外,作為央企、地方性國企,它們融資成本較低,也為其在下半年推地潮中爭得了先機。
一不愿具名的開發商解釋,該地塊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濱江住宅一直是稀缺類產品。
21世紀不動產昨日提供的一份報告稱,徐匯龍華板塊內新建住宅高企的售價及未來發展規劃的潛力,一定程度上支撐起了開發商較高的投資預期。今年前三季度,徐匯龍華板塊內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約為6.04萬元/平方米,較2009年同期提升了近90%。
該報告還稱,近年來,龍華板塊內新建商品住宅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今年前三季度,該區域新建商品住宅的供銷比僅為0.67:1,部分項目推盤去化率接近100%。
出讓公告顯示,徐匯區濱江XH129B-02、XH129D-01地塊中,關于住宅建筑面積比例的描述是,“不大于地上建筑面積的45%”。
“土地成本不算高”
徐匯濱江區域頗受龍頭房企器重。
在保利入駐之前,滬上大型房企綠地在該區域已經營數年。
21世紀不動產在一份報告中稱,2009年至今,徐匯區濱江XH129B-02、XH129D-01地塊所處區域內,曾出讓多達8幅經營性用地。其中,總價最高的是徐匯區斜土街道107街坊龍華路1960號地塊,該地塊在2009年9月30日以72.5億元被綠地摘得。該地塊出讓面積為90193.9平方米,同為商住辦用地。
近年來,綠地在該區域屢屢拿地。21世紀不動產提供的一份監測報告稱,在該區域,綠地旗下的海珀旭暉9月的成交均價為6.7萬元/平方米。
不過,徐匯區濱江XH129B-02、XH129D-01地塊約2.7萬元/平方米的成交樓板價,依然創下了該區域的新高。
有分析認為,保利的入駐,意味著未來該區域的競爭將加大。
但張宏偉認為,“地王”項目的入市一般都是拿地兩年之后的事,短期內中高端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會影響中長期上海尤其是市中心中高端市場的活躍及稀缺性。
在張宏偉看來,相比徐匯濱江區域內中高端樓盤的當前售價,徐匯區濱江XH129B-02、XH129D-01地塊的土地成本并不算高。這為今后中高端樓盤的定價提供了空間。這同時也說明,從中長期角度來講,龍頭房企看好兩年后的上海中高端市場。
保利近期頻頻拿地
被視作市場風向標的保利,近期多次聯合其他房企,出手土地市場。
就在競得上述徐匯濱江地塊的同一天,保利還聯手萬科,以32.56億元總價,拿下長沙濱江B7地塊,該地塊占地388畝。
在10月發布的9月業績報告中,保利還提到,該公司還與北京首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600376)聯合競得北京市大興區生物醫藥基地地塊,項目用地面積約110840平方米,成交總價為13.8億元;此外,保利還聯合融創中國(01918.HK)競得北京市大興區亦莊新城一地塊,項目用地面積約136855平方米,成交總價為30.8億元。
據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高級經理龔敏介紹,此番徐匯濱江地塊的一個競得方——信?;?,也是由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國內大型金融機構發起的,是專注于房地產業投資的基金管理機構。
一位業內人士稱,龍頭房企抱團出擊土地市場,一方面可以競拍體量較大的地塊,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散風險。在樓市前景不甚明朗的情況下,類似的操作會很多。
中國國土資源報昨日報道稱,10月9日下午,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主持召開第25次部長辦公會,強調要繼續加大處置閑置土地和打擊囤地炒地力度,確保土地市場穩定。會議指出,國土資源需求大于供給的局面沒有改變,房地產調控仍處于敏感期,土地市場總體仍然偏冷,但部分大型房企逆市投資商業地產、養老地產、旅游地產等項目的情況,需要密切關注。
陳晟表示,下半年土地供應的增加,會緩解土地供應不足的現象。從長遠看,如果有替代限購政策出臺,增加土地供應也可以有效增加住宅的供應。
三幅地塊賣出62億
除了上述徐匯濱江地塊,昨日上海另有兩幅經營性用地溢價成交。
其中,浦東新區唐鎮新市鎮A-5-3地塊,被恒生置業以5.2億元奪得,折合樓板價6063元/平方米,溢價率為59.8%。嘉定區純宅地——寶翔路以東、芳林南路以北地塊,則被三湘集團聯合個人買家以11.58億元摘得,折合樓板價8456元/平方米,溢價率為30%。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嘉定地塊去年曾一度掛牌出讓,起始價為9.997億元,但最終因無人競拍選擇中止出讓。此次起始價格調[最新消息價格戶型點評]整后再次出讓,成交價格反而有所上升。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分析師黃河滔認為,這表明除了資金壓力緩解,目前開發商對市場的預判至少也比去年更為樂觀。
黃河滔稱,土地市場供需兩方面的集中釋放,是近期成交逐步趨熱的原因。其中,部分房企在資金壓力緩和及可售房源消化的背景下,對優質地塊的土地儲備意愿明顯提升。不過,土地市場供需雖已有復蘇趨勢,但整體土地價格重現2009-2010年般面粉貴于面包的非理性交易可能性不高。
算上這兩幅地塊,上海昨日集中成交的3幅地塊合計出讓金額達6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