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炒房”多少有點挑戰公眾社會情感的意思,盡管“炒房”是被宏觀調控“點明”打壓的行為,但就炒房的個體而言,行為不僅合法合理,也確實制造了財富,也讓受益者擁有了致富的幸福感。
劉先生:被求著炒成了千萬富翁
說實話,我買房子賺了點錢,但本來也沒想炒不炒的,就是幫朋友忙幫的。2000年前后,我的一個老同事給我打電話,說是他女兒在石老人那邊一個樓盤賣房子,讓我幫幫忙。
正好那時候手里有點閑錢,想想閑著也是閑著,幫幫朋友就是了。她女兒那個小區房子不錯,但是當時有點偏,房子市價3000元/平方米左右,帶精裝修和家電。給我推薦的200平方米左右,內部優惠大概2500元/平方米多一點,我決定買一套,結果那個小侄女跟我說,那個房子很合算,將來肯定升值,她還勸我,不要付全款,按揭,多買幾套。我也不太懂,就讓我老婆和她談,后來倆人商量的結果是買4套,100萬,貸100萬。買房子怎么還背上債了,我有點想不通,不過我老婆是干財務的,她覺得沒問題,我也沒說什么,后來房子就漲價了。到2005年前后,就要七八千元/平方米,我一算,好家伙,我這四套房子市值也600多萬了。這期間,我們自己住一套,剩余的三套出租,一套一年七八萬元,三套就20多萬元,還貸款足夠還能剩10多萬。到了2009年,我的房子漲到差不多2萬元/平方米,市值1600多萬,這還不算,我以房養貸掙得那100多萬。我挺感謝我那個小侄女的,每年過年,都買點好東西,去看看她爹媽。
孫小姐:以炒促換搬進好房子
我和老公倆工薪族,倆人加一塊年收入10多萬元?,F住市南區的一個封閉式小區。2011年時,我們結婚買房,正好李村有一批經濟適用房出售,1000多元/平方米,買個100平方米左右的,大概十三四萬元,我們借了大概15萬元,加上積蓄,湊了18萬元,買了兩套,貸了10萬元,每月還貸款1000多元,老公的公積金就夠了。一套房子簡單裝修了結婚,一套房子出租,每月能收回700多元。到2004年左右,房子升值了,大概一平米漲到3000多元,我們把一套房子賣了,還清了借親友的錢和貸款,大概還剩了10萬元左右。年底時,我們又把住的那套賣了,到浮山后買了一套房子,每平方米大概5000多元,我們找關系買了個帶閣樓的,總價好像70多萬元,首付30萬元,20年貸款,月供2500多元,那時候,我們手頭還有不大到20萬元的積蓄,有點優惠,老公又拿全部積蓄作首付,買了套80多平方米的小戶型。
2007年,我們那個小區的房子能賣到8000元/平方米左右,我們把那套大的賣了100多萬元,還了貸款,還剩60多萬元,到了第二年,樓市不景氣,很多房子打折,二手房也便宜了不少,我們聽說市南區福州路有個二手房挺便宜的,大概7000多元/平方米,而之前這處小區的市價要賣到12000多元/平方米,我們趕緊把剛到手的那點錢又投入到這個房子上,房子挺大的,120多平方米,連上稅,花了接近100萬元,這個房子我們一直抱到2010年才賣,大概賣了200萬元。后來我們拿賺到的錢,在市南區一處比較好的封閉小區買了房子。這樣,經過10年不斷買了賣,賣了買,我們終于在市南區的好地段擁有了自己的房子,還有一些積蓄,還有一個不錯的第二住宅在出租,也基本沒有什么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