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五個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到,但是想長時間穩定的,做到 8 個小時以上的有效學習時間就需要大量的專業的技術性的調整,而且需要相當專業的環境支持和營養供給。
學習狀態的調整跟健身是一樣的,不僅動作和訓練的時間會影響成績,吃什么,休息的質量,休息的方式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旦有些環節操作不當,問題就會累積到情緒和身體上,最終導致狀態出現問題,也就是大家所謂的 “ 狀態生理期 ”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做到了高手級別,除了天賦一定意味著背后大量的技術積累和相當專業的環境支持,就好像競技體育一樣 , 運動員想取得好成績 , 只憑天賦是不夠的,在大量的刻苦訓練背后 , 需要有科學的計劃性安排 , 專業的飲食營養規劃和靠譜的醫療隊伍。
我曾經幫助一些情況比較特殊的求學者做過非常系統的狀態矯正,他們只要通過考試就可以到相應的學校留學(微博),但是時間緊、任務重、基礎差,需要突擊補課,這個過程和教練訓練運動員沒什么太大區別,這里我簡單的說一下訓練思路:
1、好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運動,健康精壯的身體是你能否達到優秀級別的前提和基礎,好的身體必須要保證 3 點:運動、營養和休息,這 3 點缺一不可,所以說在調整初期就是幫助學員根據體質梳理日程,按照不同人的實際情況來安排食物種類,休息時間,作息頻率,然后固化成日程,嚴格執行,這一點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健康的規律的日程能夠讓我們的身體像機器一樣規律,這樣就可以盡可能的避免出現問題,科學的安排也可以讓我們的疲勞感和負面情緒及時的被消化,不會過度積累,而出現狀態的波動和反復。
2、科學的進行精力管理,人的精力總量是有限的,想要短期之內把某些事情做的特別好,那就必然得有所取舍,所以說調整的過程幾乎是半封閉的,除了吃喝拉撒別人不能幫忙之外,就連衣服都需要打包送出去,交給專門的洗衣店的清洗,最大程度上節約精力,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3、學習環境的管控,學習環境但類似于運動員的專業訓練場,場地越專業,訓練效果越好,在自控學當中我們用 “ 環境的熵 ” 來衡量一個環境的好壞,“ 熵 ” 就是指一個環境的混亂程度,熵越低,環境越有序,越有利于開展學習。
環境當中的干擾和誘惑越少,我們用來抵抗干擾和維持狀態所消耗的精力就會越少,也便有了更多的精力可以專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所以在半封閉的調整過程當中學習,談戀愛、玩手機、玩電腦這種事情連想都不要想
如果環境當中的誘惑、干擾非常多 ,要么我們會抵抗不住誘惑,要么就是在抵抗誘惑當中消耗太多精力。
4、學習和休息的節奏安排,這一點有點類似于運動員的訓練計劃,休息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保證狀態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休息不足就會容易積累疲勞,一旦超過一定閾值就容易產生情緒和狀態的周期性波動,我經常講這樣一句話:情緒無小事。
情緒是操作系統,只要是情緒的問題就是大問題,是基礎上的問題,情緒亂掉了,整個人的狀態就亂掉了,工作學習肯定是沒法正常開展的。
當然,休息肯定是一個技術活,時間太短頻率太低起不到好的休息效果,時間太長頻率太大,又會破壞正常的學習狀態,休息的邊際收益也會降低。
所以說最終要保證一個健康規律的,合理的休息節奏,這是需要反復調整、試探的一個過程。
上面這 4 點就是最重要的需要注意的基礎性的問題,如果這四點能夠做好,基本上每天能夠保證 8 小時左右的有效學習時間是沒問題的,這已經是很高的水平了,但是執行起來,不僅僅是需要個人的堅持,一定也需要外部環境提供相應的助力和一些理論方法的指導,這是一個非常系統的過程。
來源:家長幫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