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悅,內蒙古理科高考狀元,清華本科,北大研究生,建筑專業。畢業后,她瀟灑轉身。以“女流”ID闖蕩直播江湖當起游戲女主播,已擁有百萬粉絲。
近日,一篇報道將其帶入公眾視野。于是又見網友質疑,指責其浪費教育資源,白瞎名校名額,甚至還有人做痛心疾首狀,稱中國少了一個好建筑師。
時間已經走到2017,卻還有人對名校生的職業選擇抱有某種“精神潔癖”。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若普通院校學生尚有職業選擇的自由,怎么名校生的路反而越走越窄,被綁在“高大上”的“設定”里脫不了身?
何謂浪費?這個問題太復雜。
簡單來講,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沒有實現應有價值”。比如,一盆本可以用來洗衣澆花沖廁所的水,你卻將它一倒了之,那是一種“浪費”。
那么,接受名校教育的“應有價值”是什么呢?是為了畢業之后進入對口專業工作嗎?是為了獲取更多社會資源為今后事業發展鋪路嗎?是為了掙大錢走上人生巔峰嗎?
是,也不是。
教育不是一種將人工具化的單純的“人才培養活動”,也不是走向“有錢”“有權”的某種手段。它的目的,不過是“教人成人”,讓人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讓人幸福地生活。
將接受教育的目的,局限為“學什么就干什么”,這是對教育的“矮化”。
而名校教育,更多時候賦予學生的是選擇的能力。石悅的導師曾對她說,人生不是規劃出來的,人生是跟隨自己的靈感和直覺走出來的。放下學了八年的建筑專業,進入一個并不成熟還遭受誤解的新興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