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四:天生化——創造性是遺傳的嗎?
人們往往把具有極高創造性水平的人稱為天才,這意味著他們的創造性才能更多是天生就具備而不是經過后天培養和訓練而獲得的。這種觀念的進一步推論就是認為創造性源自遺傳,一些人天生就更富有創造能力,并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會顯得創意滿滿。
而另外一些人則自始至終沒有什么創造成就,后天的教育訓練提升的效果也微乎其微。在前述我們針對中小學教師的問卷調查中,當被要求根據贊同程度對“創造性是遺傳而來的,一些人天生就更富創造性”觀點進行1-5分的評定時,全體教師給出了3.24分的平均分(標準差為1.08),說明他們在相當程度上認可創造的遺傳性。
實際上,盡管有其遺傳基礎,創造性并不像智力或內外向人格那樣穩定,它在很大程度上受環境的影響,是可培養的。更有研究進一步提出,創造性并不是一種跨時間、跨情境的高度穩定的特質,而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下采取的策略。以上觀點都表明,創造性的發展離不開后天環境的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成長固然有其先天遺傳條件作為基礎,后天的努力和訓練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