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花十萬才能“成功”
在聊天過程中,佟梅梅的電話不時響起。一位中年女子在電話中抽泣,說要自殺。佟梅梅首先要做的是穩住對方。“抑郁和焦慮是自我防疫機制,說要自殺的人,最后多數都沒死成。”佟梅梅感到肩上擔子很重,在10分鐘內讓對方放棄自殺的念頭,這是基本功。
每當有求助者,在最初5~10分鐘,她會進行專業評估,求助者的問題是否屬于心理咨詢的范疇。如果對方有幻聽、幻視等精神分裂癥狀,她會先建議對方去醫院做檢查、用藥。
16年間,佟梅梅經歷了太多將來訪者從“泥潭”中帶離的故事?;旧厦砍晒σ焕?,都需要100小時以上,有的甚至需要200小時以上,也就是說,會持續3~4年時間。有一對夫妻找到她時已經準備離婚,妻子不想放棄,決定向咨詢師求助。丈夫在妻子的央求下答應過來試試。這對夫妻過來后,妻子剛一開口,就被丈夫打斷。佟梅梅定下一個規則,一方必須先聽對方把話說完,然后再就她講的問題進行闡述。
在經過了30小時的心理咨詢后,丈夫放棄了離婚的打算。等到夫妻倆接受滿100小時咨詢后,時間已經過去3年。
當然,花費也不少。100個小時的咨詢花費就是10萬元。佟梅梅說,很多人以為咨詢師將來訪者作為“搖錢樹”。但實際上,恰恰相反,咨詢師的成就感不在于將來訪者“留下”,當求助者有足夠的力量離開咨詢師時,咨詢師就好像父母看到孩子上學要離開自己,雖有不舍但心里欣喜。
在她看來,心理咨詢師不會給任何答案,也不會幫解決問題,只是讓人認識自己。心理咨詢不是用技術,而是用心,用生命去滲入來訪者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用整個身心陪同來訪者重新經歷以往的心靈歷程,使他重獲精神再生。
怕被愛上拒接電話
今年42歲的劉海成從事心理咨詢已經有13年。他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工作室在廣州一家高檔小區內。粉色的窗簾搭配紫抱枕,窗臺上擺滿了綠蘿等植物,看起來十分溫馨。初入這個心理咨詢工作室,會讓人誤以為是相親場所。
晚上7時,劉海成有一位33歲的女來訪者周玲(化名)。周玲個頭不高,素顏,頭發蓬亂,眼中帶著淚痕。一看到劉海成,她情緒有些崩潰,在工作室的沙發上抱頭痛哭。
原來她的丈夫在外面有外遇,一開始幾個朋友告訴她,周玲怎么也不相信。直到去年中秋節,她翻看丈夫微信,才發現丈夫與一名女子的聊天曖昧肉麻。周玲當時并沒有發作,雇了一名私家偵探,全程跟蹤丈夫的行蹤。直到去年10月,私家偵探拍到了丈夫與這名女子在外面幽會的照片和視頻。周玲掌握了證據,才與丈夫攤牌。丈夫答應周玲,以后再也不和這名女子來往。但僅僅安分了一個月,周玲就發現丈夫又開始“不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