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創業者的成功,絕非有欲望就可以,更多要靠深耕于行業中所積累的經驗和思考??此婆c互聯網金融無交集的她,為何選擇錢牛牛這個項目?
互聯網是伴隨80后這一代人成長起來的,互聯網1.0的時候,這代人并沒有什么錢,那么在互聯網發展主要集中在門戶、工具類和游戲領域。隨著大家有些錢的時候,開始有了電商。而互聯網3.0則集中表現在出行、O2O和泛O2O領域。而今天這代人有閑錢了,人們習慣的線上的社交工具和社交化的電商,最終會轉移為未來的消費風口和金融的風口。
除了強烈的創業欲望,倪抒音還是一個互聯網信徒,這兩者組合在一起,便是她創業的理由。倪抒音堅信:互聯網不僅僅是商業模式的改變,而是下一個技術革命甚至是巨大工業革命的來臨。就像當年的蒸汽發明一樣,互聯網的發明會把人們完全引入和上一個不一樣的時代。
創業最難的是找對方向
在小米之前,雷軍曾創立三色公司,結果破產;美團網之前的王興曾創辦校內網,后被迫出售;美圖秀秀之前的吳欣鴻曾創辦520社交平臺,也觸礁停擺。很多創業者初期的共同難點,便是方向上的迷茫。
2014年9月,錢牛牛上線,當年年底,倪抒音對全體員工做一回工作報告。PPT很簡單,只有這么一句話“我們沒找到方向,我們要做的是保存體力。”那段時間很郁悶,當時30多個人跟著倪抒音,但她并不知道要把他們帶到何方。“雖然A輪融資到一千萬,但那時我們每個月開銷只有小幾十萬。這筆錢一定要撐到能夠找到方向的時候。”找到方向后,成不成是執行力的事,而沒有方向,是讓人絕望的。
對當時的倪抒音來講,唯一的安慰是團隊保持了穩定,沒有人才流失。“BAT系團隊”是這個初創公司身上奪人眼球的標簽之一,整個團隊背景以互聯網為主導,金融背景的人概占到三分之一,互聯網背景的人占到三分之二,基本上都是BAT出身。幸運的是,沒用太多的時間,他們便找到了方向。
對創業者來說,能否融到資金,拿到風投,歷來是一件舉足輕重的事情。坊間流傳著各種諸如“馬云衛生間內三分鐘搞定孫正義”等等的八卦傳說。而倪抒音和團隊的融資經歷,和馬云爸爸有一拼。錢牛牛2014年9成立,11月就得到了藍馳創投的A輪融資。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又得到了元璟資本的B輪融資。
在倪抒音看來,A輪的融資現在想想還有些戲劇性。在與藍馳創投只見一面后,藍馳創投就決定要簽她們。藍馳創投系知名風投機構,來自美國,管理資金規模超過10億美元。一直以冷靜和謹慎著稱,成功投資過趣分期、唱吧、春雨掌上醫生、趕集網、美麗說等國內一線互聯網公司,它在簽錢牛牛的時候卻并沒有按常理出牌。“藍馳創投之所以投我們,我相信一定不是商業模式,因為我們自己還沒清楚商業模式,那么投的就是我們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