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學科帶頭人傅君芬教授牽頭完成的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預警及防治技術研究,創新性地提出腰圍和身高的比值能更好地評估兒童中心型肥胖,率先建立了我國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和診治規范。近日,該成果獲得2017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該項目對22197名6歲~16歲的中小學生進行體格指數的流行病學調查,在通過建立腰圍百分位數據庫和血脂分布圖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提出腰圍和身高的比值能更好地評估兒童中心型肥胖,并論證了腰圍/身高界值對代謝綜合征及組分異常風險的預報能力,率先建立了我國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和診治規范。具體來說,對男孩而言,6歲~16歲期間,腰圍和身高的比值若大于等于0.48,就是兒童代謝綜合征高危人群;對女孩來說,6歲~10歲期間,腰圍身高比值大于等于0.48,10歲~16歲期間這個比值大于等于0.46,就屬于兒童代謝綜合征高危人群。
傅君芬還提醒,如何測腰圍有講究,腰圍不是腹部最細的那一圈,而是肚臍以下1厘米處這一圈才是腰圍。據悉,該成果已向國內近百家醫院推廣,對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的早期檢出、早期干預和規范診治水平,有效減少成人期心血管病發病數等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小胖墩來說,如何減肥,看看各國的高招吧——
英國:體育課騎騎車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4月24日報道,英國騎行協會和英國健康論壇等機構要求將騎自行車作為小學生體育必修課程,應與游泳一樣受重視。他們建議從5歲開始實施自行車教育,到小學畢業時,學生應能做到在越野條件下控制好自行車,14歲時掌握騎行技能,包括道路識別和定位、與機動車司機溝通、初步了解高速公路規則等。
倡議者大衛·丹斯基稱,如今孩子們越來越肥胖并習慣久坐的生活方式,騎車能提供每日必要的鍛煉,還能保證他們安全通勤去上學。
法國:每天多睡一小時
據法國《巴黎人報》4月2日報道,兒童每天多睡一小時可讓發胖率降低9%,可見睡眠是最經濟有效的減肥方法。
以美國人為例,由于睡眠時間逐漸減少,最近50年來美國人的全民肥胖趨勢仍在加強。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的科學家們稱,如果一個人連續兩天平均只睡4個小時,那么其體內負責饑餓感的胃饑餓素就會增加近一倍,而調節體內脂肪含量和食欲的荷爾蒙瘦素就會相對減少。
美國:吃動要平衡
據美國《今日美國報》2011年2月11日報道,“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在 “兒童肥胖癥峰會”致辭時建議,應采取一系列的活動來鼓勵兒童鍛煉身體,促進學校供應健康飲食,提醒食品生產商提供更為準確的食品標簽。此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生托尼·揚西建議青少年應該“動起來”,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間歇做些運動。
墨西哥:室內運動每天一小時
據法國《巴黎人報》2012年7月27日報道,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在墨西哥,有超過72%的女童以及66%的男童體重超標,墨西哥聯邦政府要求體重超標和過度肥胖的青少年每日做一個小時的室內運動,包括拳擊、有氧體操和舉重訓練,把室內變成戶外活動場所。營養師卡琳娜·庫萊夫羅稱,肥胖不僅是因為青少年養成了坐著不動的習慣,還因為飲食結構不平衡,食物中富含脂肪和糖。
芬蘭:父母是減肥的榜樣
據《新西蘭醫學期刊》2012年6月29日刊文稱,芬蘭目前有近四分之一的兒童體重超標。芬蘭國民健康與福利研究所的研究還顯示,肥胖兒童的父母通常也面臨肥胖困擾:有超過三分之一肥胖兒童的母親體重超標,半數研究對象的父親屬于肥胖人群。醫學專家建議,肥胖兒童的家長應該為孩子的健康體型樹立榜樣。
比利時:提倡母乳喂養
比利時衛生部2011年4月21日發表《2006年至2010年全國營養健康計劃》報告,比利時2歲至7歲兒童有18%患有肥胖癥。營養成分平衡的母乳對控制兒童肥胖癥具有長遠影響;報告提倡母乳喂養,預防兒童肥胖癥。報告說,目前比利時產婦有67%用母乳喂養初生兒,但3個月大和6個月大的嬰幼兒母乳喂養率急劇下降至30%和15%。